[发明专利]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7145.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赵彦彪;安茂忠;陈国荣;白杨;李卫东;殷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章陆一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二次 电池 紫外 聚合 碳酸 甘油酯 丙烯酸酯 聚合物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包括锂盐和固态聚合物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分散在固态聚合物基体内,其中锂盐的含量为5~50wt%;
所述固态聚合物基体为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和调节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分子量为200-2000;
所述调节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调节单体质量占比为单体总量的0%-50%;
所述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与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9-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由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与碳酸甘油酯通过酯化反应制得;
所述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其中,X为-OH,-F,-Cl,-Br,-I,-OCOR或-OR,R为C1-C4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二草酸硼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还包括1~50wt%的无机填料和/或快离子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锆、氧化镍、氮化硅、氢氧化镁、硅藻土、蒙脱土和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快离子导体为Li7La3Zr2O12、Li10GeP2S12、Li3OCl0.5Br0.5、Li3xLa(2/3)-xTiO3、Li5La3Ta2O12、Li5La3Nb2O12、Li5.5La3Nb1.75In0.25O12、Li3N-LiCl、Li3N-LiBr、Li3N-LiI、Li14Zn(GeO4)4、LiZr2(PO4)3、Li3OCl、LiPON和Li2S-MaSb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04x0.14,M=Al、Si或P,a和b的取值分别为1-3。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酸甘油酯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调节单体及锂盐混合均匀;
(2)将光引发剂加入步骤(1)中,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0.1-5%,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均匀涂布到玻璃片上,在紫外光照下,固化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1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非水系高安全性高浓度金属盐磷酸酯基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