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制闪光焊接机的导热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6114.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4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洋铭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B23K3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彭啟强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制 闪光 焊接 导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制闪光焊接机的导热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热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丙二醇40‑70份、导热分散剂30‑70份、铝粉200‑400份、无机硅酸盐100‑200份、石墨烯100‑150份、聚苯胺300‑500份、环氧树脂100‑200份、聚丙烯酰胺0‑70份、季铵盐10‑15份,导热液可为液态、胶状或者膏状,有多种选择可供实际操作使用,使用时均匀薄涂抹在工件端面,通入电流时,作为导热、导电介质材料,将工件端面的孔隙中的空气填满,加速热传导,可使端面受热均匀,预热程度一致从而缩短预热时间,作为使用在闪光对焊机的导热液,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光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制闪光焊接机的导热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闪光对焊可分为连续闪光对焊和预热闪光对焊。连续闪光对焊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闪光阶段和顶锻阶段。预热闪光对焊只是在闪光阶段前增加了预热阶段。
闪光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加热工件。在此阶段中,先接通电源,并使两工件端面轻微接触,形成许多接触点。电流通过时,接触点熔化,成为连接两端面的液体金属过梁。由于液体过梁中的电流密度极高,使过梁中的液体金属蒸发、过梁爆破。随着动夹钳的缓慢推进,过梁也不断产生与爆破。在蒸气压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微粒不断从接口间喷射出来。形成火花急流闪光。在闪光过程中,工件逐渐缩短,端头温度也逐渐升高。随着端头温度的升高,过梁爆破的速度将加快,动夹钳的推进速度也必须逐渐加大。在闪光过程结束前,必须使工件整个端面形成一层液体金属层,并在一定深度上使金属达到塑性变形温度。由于过梁爆破时所产生的金属蒸气和金属微粒的强烈氧化,接口间隙中气体介质的含氧量减少,其氧化能力可降低,从而提高接头的质量,但闪光必须稳定而且强烈。所谓稳定是指在闪光过程中不发生断路和短路现象。断路会减弱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接头易被氧化,而短路会使工件过烧,导致工件报废。所谓强烈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相当多的过梁爆破。闪光越强烈,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越好,这在闪光后期尤为重要。
在闪光阶段结束时,立即对工件施加足够的顶端压力,接口间隙迅速减小过梁停止爆破,即进入顶锻阶段。顶锻的作用是密封工件端面的间隙和液体金属过梁爆破后留下的火口,同时挤出端面的液态金属及氧化夹杂物,使洁净的塑性金属紧密接触,并使接头区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以促进再结晶的进行、形成共同晶粒、获得牢固的接头。闪光加热达到焊接温度后,迅速提高送进力(顶锻力),快速送进,将液体金属及氧化、夹杂物全部挤出对口之外,使对口端面固态金属紧密接触,并且有一定塑性变形,两边金属交互结晶,形成共同晶粒,获得牢固对接接头。结晶过程非常快,一般在0.02-0.06秒内完成。
而预热闪光对焊是在闪光阶段之前先以断续的电流脉冲加热工件,然后在进入闪光和顶锻阶段。预热目的如下:(1)减小需用功率,可以在小容量的焊机上焊接断面面积较大的工件,因为当焊机容量不足时,若不先将工件预热到一定温度,就不可能激发连续的闪光过程。(2)降低焊后的冷却速度这将有利于防止淬火钢接头在冷却时产生淬火组织和裂纹。(3)缩短闪光时间可以减少闪光余量,节约贵重金属。但是预热仍有不足之处:延长了焊接周期,降低了生产率;预热控制较困难,预热程度若不一致,就会降低接头质量的稳定性。
铝制散热器的制备工艺中通常需要使用到铝制闪光焊接机,在制备散热器的过程中,也通常需要预热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散热器的预热往往会出现预热不均,预热程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了预热时间过长,造成浪费或者预热时间过短制备出的散热器的焊接地方有明显裂纹或者焊接不上,需二次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制备的一种用于铝制闪光焊接机的导热液,主要运用在铝制散热器的制备过程中,可加速热传导,使工件端面受热均匀,预热程度一致,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洋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洋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