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云适配的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0547.1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5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民;高隆林;韩锋;殷菲;寇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60 | 分类号: | G06F8/60;G06F9/5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云适配 微服 管理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云适配的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微服务创建请求;其中,微服务创建请求中携带有创建信息和目标云平台;根据处理类和云平台的对应关系,查找目标云平台所对应的目标处理类;利用目标处理类对创建信息进行部署,以在目标云平台上建立微服务实例。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不同的处理类封装在云平台适配接口中,屏蔽了云平台底层不同的部署及管理方式。当用户需要利用某一类云平台提供服务时,直接在平台管理界面上输入微服务创建请求即可,管理平台通过查找调用相应的处理类,便可以在目标云平台上建立微服务实例,降低了微服务应用部署及管理的难度,实现了对不同类型云平台的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云适配的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化在软件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应用软件开发迭代频繁,这就要求应用的快速部署及交付。而传统的单体应用无法满足快速部署的需求,由多个服务组成的微服务架构逐渐代替传统的单体应用。
利用微服务架构能够有效解决迭代频繁的问题,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及交付。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通过私有云平台来支持微服务应用的管理,但是在大型企业中,支撑微服务应用运行的云平台存在多种技术的实现,目前比较火的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架构(Kubernetes)、开源分布式资源管理框架(Mesos)、用于对复杂性个体行为建模的架构(Swarm)等容器云平台,当然还有一些虚拟化云平台,如云端计算软件(OpenStack)等。各云平台独立运行,缺乏统一的管理,微服务管理平台无法实现对各类云平台的统一管理,导致某些云平台成为信息孤岛。
可见,如何实现对不同类型云平台的统一管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云适配的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云适配的微服务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微服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微服务创建请求中携带有创建信息和目标云平台;
根据处理类和云平台的对应关系,查找所述目标云平台所对应的目标处理类;
利用所述目标处理类对所述创建信息进行部署,以在所述目标云平台上建立微服务实例。
可选的,所述处理类和云平台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获取各类云平台所对应的元数据和服务类型实例;
对各所述服务类型实例进行编排,以构建所述服务类型实例的软件环境;
依据各所述元数据对相应的服务类型实例进行参数的配置,以得到各类云平台相对应的处理类。
可选的,所述根据处理类和云平台的对应关系,查找所述目标云平台所对应的目标处理类包括:
判断处理类和云平台的对应关系中是否记录有所述目标云平台;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云平台所对应的处理类作为目标处理类;
若否,则调用预先设定的通用处理类作为目标处理类。
可选的,在所述利用所述目标处理类对所述创建信息进行部署之后还包括:
获取微服务实例运行时产生的目标业务数据;
判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内;
若否,则进行报警提示。
可选的,在所述利用所述目标处理类对所述创建信息进行部署之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云平台上是否存在新建立的微服务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