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利福平比率荧光检测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865.2 | 申请日: | 201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孟磊;徐娜;兰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59 | 分类号: | C09K11/59;B82Y3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粒子 比率 荧光 探针 合成 及其 利福平 检测 应用 | ||
1.一种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氨基保护的硅纳米粒子:(a)将水溶性硅源、还原剂和水混合,得到初混物;(b)将所述步骤(a)中初混物在室温下搅拌10~20min,得到反应前驱体;(c)将所述步骤(b)中的反应前驱体放入体积为20mL的特氟龙内衬的反应釜中,于220~240℃下水热反应1~3h,得到氨基保护的硅纳米粒子;
(2)采用搅拌还原法制备羧基保护的金纳米簇:(a)将氯金酸HAuCl4·3H2O、巯基十一酸MUA及水混合,得到初混物;(b)采用pH调节剂调节所述步骤(a)中初混物的pH值为10~12,得到反应前驱体;(c)将所述步骤(b)中的反应前驱体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4~7h,得到羧基保护的金纳米簇;
(3)将所述步骤(1)和(2)中的硅纳米粒子与金纳米簇进行自组装,合成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a)将硅纳米粒子和金纳米簇在缓冲溶液中混合,得到初混物;(b)在室温下将所述步骤(a)中初混物混匀并孵育0.5~2h,得到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
所述步骤(1)中还原剂与水溶性硅源的摩尔比为1:(50~150),其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M;所述步骤(2)中HAuCl4·3H2O与MUA的摩尔比为1:(4~8),最终初混物中HAuCl4·3H2O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500μM;所述步骤(3)中硅纳米粒子与金纳米簇的质量比为200:1,其中硅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4mg/mL;金纳米簇质量浓度为20μg/mL。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溶性硅源包括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还原剂包括抗坏血酸AA或柠檬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节初混物pH值所采用的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pH调节剂的浓度为1.0~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缓冲溶液包括HEPES、Tris-HCl以及PBS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H值范围为7.0~8.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包括硅纳米粒子和螯合于硅纳米粒子表面的金纳米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得到最强激发波长为300~310nm,最强发射波长在440~445nm以及610~615nm,具有比率荧光特征。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硅纳米粒子/金纳米簇比率荧光探针在比率荧光检测利福平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8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含4-苯乙炔基的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