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6190.X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涛;祝昌贵;张书启;李志勇;陈良军;喻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F22B35/1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直流 炉冷态 启动 小时 内投脱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S1:冷态启动超临界直流炉;S2:提高燃煤炉的炉膛内的火焰高度,从而增强炉膛尾部烟道的热辐射,使得炉膛尾部的烟气温度快速提升;S3:当炉膛尾部的烟气温度达到300℃‑420℃时,将脱硝系统投入运行,并开始机组并网;S4:脱硝系统投入运行后,以蒸汽压力、温度及水冷壁壁温定给水流量,以给水流量定给煤量,保证分离器有4.5m左右可见水位及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1℃左右波动且不大于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法,以解决机组冷态启动到并网时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投脱硝方法领域,具体涉及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 硝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燃煤电厂普遍采取的脱硝 技术。现阶段,国内机组,关于机组启动期间,在什么时间、什么阶段将脱硝系 统投上比较合适,国家还没制定出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大多电厂都是跟据 自己机组的运行情况及当地环保局的要求来定。超临界机组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 脱硝,在以往的电厂调试期间一直是片空白,根据我们以往的调试经验,大多电 厂都是在机组并网之后,烟气温度必须达到300℃~420℃,才能将脱硝系统投上。 然而,机组冷态启动到并网这段时间比较漫长,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这就对环 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掌握此项控制方法,对减少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具 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法,以解 决机组冷态启动到并网时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临界直流炉冷态启动8小时内投脱硝方 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S1:冷态启动超临界直流炉;
S2:提高燃煤炉的炉膛内的火焰高度,从而增强炉膛尾部烟道的热辐射,使 得炉膛尾部的烟气温度快速提升;
S3:当炉膛尾部的烟气温度达到300℃-420℃时,将脱硝系统投入运行,并 开始机组并网;
S4:脱硝系统投入运行后,以蒸汽压力、温度及水冷壁壁温定给水流量,以 给水流量定给煤量,保证分离器有4.5m左右可见水位及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1℃ 左右波动且不大于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调节一次风机的动叶开度,使得一次 风机的动叶开度增大,同时对磨煤机入口冷、热风调门进行微调,从而提高磨煤 机入口一次风压,增加磨入口一次风速。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调整磨煤机入口设置的直吹式制粉系 统,减小热一次风的分量,同时增大冷一次风的风量,从而降低磨出口风粉混合 物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调整燃烧器的摆角,将燃烧器的摆角 向上摆,使得炉膛流场整体提高。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调整旋转分离器,降低旋转分离器的 变频,使得磨煤机旋转分离器的转速降低。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调节二次小风门的开度,增加燃烧器 最底层二次小风门的开度来增加炉膛拖底风;同时增加送风机动叶开度来提高锅 炉总风量,在保证送风机及一次风机动叶开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 当增加引风机动叶开度来提高炉膛的负压。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前述任一项具体操作单独进行或任意多项 具体操作的共同组合进行。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炉膛内的火焰中心上移,促使炉膛火焰中心提高,增强 炉膛尾部烟道的热辐射,从而提高炉膛尾部烟道的温度上升速率,加快脱硝系统 投入工作,进而减少过高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时明显降低了机组给水量、煤量 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