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波导微带探针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2557.0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文杰;付才华;邓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微带 探针 八路 功率 合成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脊波导微带探针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包括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中间盖板,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将一路信号功分至两路或将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第一盒体的第一金属凹槽、第二盒体的第二金属凹槽和中间盖板的金属通槽形成脊波导腔体和双脊波导的输入/输出口;脊波导腔体和中间盖板将双脊波导转换为两个单脊波导,两个单脊波导的末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四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设有信号输入/输出口,信号通过微带探针耦合至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本发明的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体积小,覆盖频段宽,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形式简单、尺寸小、覆盖频段宽,可适用于各类波导合成/功分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波导微带探针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
背景技术
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大功率固态功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单个固态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有限,为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需要进行功率合成。合成/功分网络作为一种基本的功率合成单元,其插入损耗、幅相一致性和功率容量等一系列指标对于功率合成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平面合成电路由于自身损耗大,导致合成效率低,尤其是宽带多路合成时,合成效率会进一步降低,同时功放体积大。
目前,准空间合成/功分网络由于其损耗小而逐渐应用于各类固态功放中,其优点有:空间和平面电路相结合,合成效率高和高功率等。现有准空间合成/功分网络实现形式主要有同轴与微带探针和矩形波导与微带探针两种,同轴形式不利于波导系统的集成,加工和装配要求非常高,且同轴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散热性能较差,存在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缺点;而矩形波导形成则存在覆盖频段窄、体积和重量较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波导微带探针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脊波导微带探针八路功率合成/功分网络,包括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中间盖板,所述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将一路信号功分至两路或将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
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镜像对称地分别固定在中间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盒体接触中间盖板的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凹槽,第二盒体接触中间盖板的表面设有第二金属凹槽,中间盖板设有同时贯穿中间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分别与第一金属凹槽和第二金属凹槽贯通的金属通槽,第一金属凹槽、第二金属凹槽和金属通槽位置对应形成脊波导腔体且分别在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中间盖板的前端设有槽口,由第一金属凹槽、第二金属凹槽和金属通槽的槽口共同形成双脊波导的输入/输出口;
所述脊波导腔体和中间盖板将双脊波导转换为两个单脊波导,两个单脊波导的末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一个末端的一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设于第一盒体和中间盖板之间且另一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设于第二盒体和中间盖板之间;
四个所述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均以微带探针面向中间盖板设置且一直延伸至功率合成/功分网络的后端并在后端设有信号输入/输出口,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的微带探针设于第一金属凹槽和第二金属凹槽中,目的是将通过双脊波导的输入/输出口进入双脊波导的信号通过微带探针耦合到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信号通过双脊波导的输入/输出口进入双脊波导,再通过脊波导腔体转换为两个单脊波导,实现空间上的两路信号合成/功分,然后信号耦合至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的微带探针,再通过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功分至两路,直接可以与同轴线或者放大器进行级联,最终实现了八路功分,同时也可实现八合一的功率合成。
四个平面微带探针印制板形状结构和大小相同,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与中间盖板固定的方式为通过螺钉连接或通过粘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形状结构相同,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完全覆盖中间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与中间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的表面也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2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