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联网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0877.2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3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蓓;朱剑驰;佘小明;陈鹏;杨峰义;毕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B1/713;H04W24/10;H04W4/021;H04W4/02;H04W28/08;H04W4/46;H04W4/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姜雍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通信 方法 系统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联网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车联网通信方法包括: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相同的数据接收频带;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数据发送频带以及跳频周期,数据接收频带的频带范围不超出数据发送频带;车联网终端在数据发送频带内以所述跳频周期进行跳频得到当前数据发送频带。本公开能够减少车联网终端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引起的资源碰撞,提高车联网业务的可靠性,并降低车联网终端能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联网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联网V2X(Vehicle-to-everything)是5G低时延高可靠的重要应用场景。5G V2X的典型应用包括车辆排队驾驶、支持扩展传感应用、半/全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等等。目前尚无基于5G标准的V2X技术的具体设计方案。
5G V2X的潜在运行频段包括6GHz以下频段和24GHz以上频段。因此,5G V2X与4GV2X不在相同频段运行,装载5G VUE(Vehicle UE,车联网终端)的车辆可以同时支持4GV2X,5G V2X能够满足增强应用场景需求。
由于5G V2X的潜在的使用频段比4G频段高,路况及车身部署天线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信号遮挡,从而降低5G V2X业务的可靠性。因此,与4G V2X相比,5G V2X对业务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车联网业务的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联网通信方法,包括: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相同的数据接收频带;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数据发送频带以及跳频周期,数据接收频带的频带范围不超出数据发送频带;车联网终端在数据发送频带内以跳频周期进行跳频得到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并通过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发送业务数据和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车联网终端向基站上报速度信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基站根据预设地理范围内各个车联网终端上报的速度信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地理范围内各个车联网终端与相邻车联网终端间的相对速度;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与相对速度呈负相关的跳频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跳频周期调整参数;车联网终端确定与相邻车联网终端间的相对速度;车联网终端利用跳频周期以及跳频周期调整参数重新确定跳频周期,重新确定的跳频周期与相对速度呈负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跳频周期调整参数;车联网终端根据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内是否有业务数据发送,通过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发送不同模式的参考信号;车联网终端根据在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内监听到参考信号的模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内业务数据的负载量;车联网终端利用跳频周期以及跳频周期调整参数重新确定跳频周期,重新确定的跳频周期与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内业务数据的负载量呈负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车联网终端向基站上报地理位置信息;基站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指示距离小于预设值的车联网终端通过不重叠的当前数据发送频带发送业务数据和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车联网终端向基站上报车联网终端能力信息;基站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与车联网终端能力信息相对应的数据发送频带带宽;或者,车联网终端向基站上报业务需求信息;基站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与业务需求信息相对应的数据发送频带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在预设地理范围内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相同的数据接收频带包括:基站为各个车联网终端配置与预设地理范围内车联网终端的负载量呈正相关的数据接收频带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0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分区域控制温度的保温装置
- 下一篇:皮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