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8693.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房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贾培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模块 电磁锁 锁系统 共享 电源适配器 远程服务器 电源 加密身份 使用寿命 市场需求 数据交互 信号传输 自动识别 智能化 供电 通信 网络 安全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共享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锁系统,其包括电源和电磁锁,还包括MCU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远程服务器、RFID感应器和电源适配器,MCU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锁打开/关闭,MCU控制模块经通讯模块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信号传输,MCU控制模块经RS485通讯连接RFID感应器进行相关产品感应,电源经电源适配器分别供电于电磁锁、MCU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该共享锁系统基于网络,随时随地,更具智能化,同时有加密身份ID,可以自动识别,可以更加安全的进行数据交互/通信,管理,其不仅结构简单,所需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安全,不存在隐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智能锁或是共享锁或者需要集成GPS/GPRS/GSM模块,从而使手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开、关锁,锁与手机的通信依赖于锁内部的无线网络芯片或无线网络环境;同时需要再集成一数字签证芯片,通过服务器向锁发送数字签证指令来控制锁的开关。为了保证上述两芯片正常工作所需电源,要么周期性更换电池,要么进行太阳能发电,系统运行成本较高,而且数字签字指令容易被截获。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共享锁存在着使用寿命短,所需成本高,操作复杂,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享锁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所需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安全,不存在隐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共享锁系统,包括电源和电磁锁,还包括MCU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远程服务器、RFID感应器和电源适配器,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锁打开/关闭,所述MCU控制模块经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信号传输,所述MCU控制模块经RS485通讯连接所述RFID感应器进行相关产品感应,所述电源经所述电源适配器分别供电于所述电磁锁、所述MCU控制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扩音器和指示灯,所述MCU控制模块经所述语音提示模块通过所述扩音器对相关状态进行语音播报。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连接于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提示所述MCU控制模块是否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电源适配器经所述第一稳压模块连接于MCU控制模块,所述电源适配器经所述第二稳压模块连接于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适配器为12V电源适配器,所述第一稳压模块为3.3V稳压模块,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为5.5V稳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锁为12V电磁锁。
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四线控制所述电磁锁。
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模块经UART通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经TCP/IP协议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为4G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一种共享锁系统,其包括电源和电磁锁,还包括MCU控制模块、通讯模块、远程服务器、RFID感应器和电源适配器,MCU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锁打开/关闭,MCU控制模块经通讯模块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信号传输,MCU控制模块经RS485通讯连接RFID感应器进行相关产品感应,电源经电源适配器分别供电于电磁锁、MCU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该共享锁系统基于网络,随时随地,更具智能化,同时有加密身份ID,可以自动识别,可以更加安全的进行数据交互/通信,管理,其不仅结构简单,所需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安全,不存在隐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8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