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7847.6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李大华;李栋;梁国勇;韩宇;崔杰;王亚龙;李智;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包带 焊接 横梁 滑台 悬臂 自动焊接机 钢管 电控装置 气动装置 滑动连接 电极 电极设置 固定设置 烟尘污染 自动焊接 电连接 无焊接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该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包括:基座、横梁和焊接本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横梁,横梁上设置焊接本体;焊接本体包括第一滑台、悬臂、第二滑台、电控装置、气动装置和电极;第一滑台设置在横梁的一侧,且与横梁滑动连接;第一滑台上固定设置悬臂;悬臂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台,另一侧设置电控装置;第二滑台的一侧与悬臂滑动连接,另一侧固定气动装置;电极设置在气动装置靠近待焊接打包带的一侧,且与电控装置电连接,电极用于对待焊接打包带进行焊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钢管打包带的自动焊接,且移动速度快、移动距离精准、无焊接烟尘污染、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包带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方矩形钢管的打包多采用半自动打包机,全自动打包机比较少见,尽管有些打包机能够实现全自动,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而且成本比较高。一般的自动打包机基本采用的都是基座固定的形式,这样就限制了焊接的对象尤其是方矩管打包带的自动焊接;传统的半自动打包机可自动完成钢管的码垛、打包、压带,但需要人工使用电弧焊焊接打包带;少部分的焊机是位置可移动的,但其移动位置不能控制,往往需要人工去手动测量距离。这就导致了现有的打包带焊接机不能实现对钢管打包带进行自动焊接、效率低、移动位置的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钢管打包带进行自动焊接、移动速度快、移动距离精准、无焊接烟尘污染、安全可靠的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钢管打包带自动焊接机,包括:基座、横梁和焊接本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所述焊接本体;
所述焊接本体包括第一滑台、悬臂、第二滑台、电控装置、气动装置和电极;所述第一滑台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一侧,且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台上固定设置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滑台,另一侧设置所述电控装置;所述第二滑台的一侧与所述悬臂滑动连接,另一侧固定所述气动装置;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气动装置靠近待焊接打包带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待焊接打包带进行焊接。
可选的,所述焊接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台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所述第一钢板、第一长直导轨和多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钢板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一钢板上设置所述第一长直导轨;多个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台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长直导轨对应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滑台在所述第一长直导轨上滑动。
可选的,所述焊接本体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滑台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悬臂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所述第二钢板、第二长直导轨和多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钢板固定在所述悬臂的一侧;所述第二钢板上设置所述第二长直导轨;多个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长直导轨对应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二滑台在所述第二长直导轨上滑动。
可选的,所述焊接本体还包括导电带;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导电带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第二滑台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的尺寸大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靠近待焊接打包带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靠近待焊接打包带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焊接本体还包括第一铜板、第二铜板、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