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翼面的集成RTM成型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6872.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化;王召娣;孙辉;王国勇;许亚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集成 rtm 成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翼面的集成RTM成型设备及方法。所述成型设备包括: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内部形成有容纳纤维预制体的模具型腔,至少一个注胶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沿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少一个出胶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其中,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件,用于对上模进行加热,下模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件,用于对下模进行加热;水平移件装置、翻转装置和注胶装置;注胶时,利用翻转装置将模具翻转,使模具处于注胶口在下,出胶口在上的竖直状态,再利用注胶装置向模具型腔内注射树脂,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注胶提供温度条件。该成型设备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翼面RTM成型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翼面的集成RTM成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低成本液态成型工艺(如RTM、VARI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各个技术领域,并逐步由生产次承力结构件向主承力结构件方向发展。RTM成型工艺几经成为复合材料翼面结构的主要成型工艺之一。RTM设备根据使用树脂的品种不同,有单组分RTM注胶设备、双组分RTM注胶设备及三组分RTM注胶设备等。但传统RTM设备一般与产品模具、真空系统等都是独立分开的,且复合材料翼面RTM模具涉及密封等问题,模具一般采用大量紧固螺钉进行缩紧密封,导致翼面产品装模、脱模效率很低,难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从而影响到了RTM工艺本身的规模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如下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传统RTM工艺设备过于分散、集成性不强;
复合材料翼面RTM成型模具采用螺钉锁紧导致装模、脱模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不高;
脱模时需要使用吊车,产品脱模的自动化水平不高;
在烘箱内对模具进行加热和注胶存在升温速率慢、注胶环境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翼面的集成RTM成型设备,所述成型设备包括:
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内部形成有容纳纤维预制体的模具型腔,至少一个注胶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沿宽度方向的一端,至少一个出胶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其中,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件,用于对上模进行加热,下模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件,用于对下模进行加热;
水平移件装置:用于使上模或下模沿水平方向移动;
锁紧装置:用于对合模后的模具进行锁紧密封;
翻转装置:用于对合模后的模具进行翻转;
注胶装置:用于向模具中注射树脂;
注胶时,利用翻转装置将模具翻转,使模具处于注胶口在下,出胶口在上的竖直状态,再利用注胶装置向模具型腔内注射树脂,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注胶提供温度条件;
固化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固化提供温度条件;
脱模时,利用翻转装置将模具翻转至水平状态进行脱模。
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转动件,用于使模具发生转动,设置在第二加热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支撑件:用于支撑转动件;
驱动件:用于为转动件提供转动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