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检测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2847.7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胤;杨志庆;叶均荣;叶志坤;卢沛忠;吴旭辉;叶向来;叶桂森;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采集单元 避雷器检测 计数单元 雷击信号 装置及系统 报警单元 避雷器 采集 报警信号 接地线 阈值时 雷击 预设 申请 发送 检测 统计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及系统。所述避雷器检测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计数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避雷器的接地线路上,用于采集雷击信号;所述计数单元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雷击信号进行计数;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计数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计数单元统计的雷击信号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发送报警信号。本申请所述的避雷器检测装置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避雷器被雷击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避雷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连接在线缆和大地之间,通常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电压,避雷器将发生动作,起到保护作用。当电力线缆或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会产生作用,对地面来说视为断路。一旦出现高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高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电力线缆和设备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迅速恢复原状,使电力线路正常工作。
避雷器在正常系统工作电压下,呈现绝缘状态。在过电压大电流作用下它便呈现低电阻,从而限制了避雷器两端的残压。但是,避雷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与雷击次数呈正相关。达到使用寿命的避雷器受到雷击时,流经其的瞬时电流极大且十分不稳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行之有效的装置来及时检测避雷器被雷击的次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计数单元以及报警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避雷器的接地线路上,用于采集雷击信号;
所述计数单元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雷击信号进行计数;
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计数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计数单元统计的雷击信号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发送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计数单元包括触发模块和计数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以及所述计数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雷击信号生成触发信号,并触发所述计数模块进行计数。
可选地,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采样电路及触发信号生成电路,所述采样电路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预设采样频率获取采样信号;
所述触发信号生成电路与所述采样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样信号计算预设采集时间段内的平均电流值,并在所述平均电流值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生成触发信号控制所述计数模块计数。
可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报警模块以及所述计数单元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计数单元统计的雷击信号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报警模块为通信模块,用于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与上位机通信。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将避雷器检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可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显示雷击信号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调整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以及所述计数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检测模块采集的雷击信号并将调整后的雷击信号传送给所述计数单元。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计数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2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