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0572.3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祥;乔龙伟;周围;李思鸣;肖成志;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连接 无线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激光传感器 激光反射板 深基坑 下位机 天线 太阳能电池板 远程监测系统 运营商网络 地下水位 供电模块 单片机 上位机 数据库 地下水位监测 连接线 底座连接 技术结合 实时性好 远程监测 物联网 机箱 底座 服务器 采集 一体化 传输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系统,包括上位机、下位机、数据库和服务器;数据库与服务器连接;下位机通过运营商网络与服务器连接;上位机与服务器连接;下位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机箱、天线、供电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模块、激光传感器、底座、激光反射板和单片机;天线与无线模块连接,无线模块通过天线和运营商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激光反射板通过连接线与底座连接;激光反射板与激光传感器连接;供电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单片机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激光传感器连接。本系统将物联网与深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结合,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一体化,实现远程监测,实时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基坑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若深基坑工程地域的地下水位较高,在地下结构的施工阶段,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满足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环境要求。
现有技术中,由于相邻降水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两相邻降水井中间部位的地下水位标高均采用理论计算值,《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基坑内的设计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现有技术是通过在围护结构外侧设置水位观测孔来实现的,在水位观测孔中设置有PPR管,然后将水位测量仪的两个测量电极下放到PPR管中,通过观察两个电极是否接触水位后导通,得到下放电极的深度,来确定地下水位的高度。在文献《黄土地区深基坑地下水位监测与分析》中对于地下水位测量是采用仪器钢尺水位计(SWJ-90型),其每次测量时都需要人在施工现场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这种水位测量机构存在人为误差因素较大、人工成本较高、人为测量频率低、不能实时反映深基坑地下水位变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上位机、下位机、数据库和服务器;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连接;所述下位机通过运营商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下位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机箱、天线、供电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模块、激光传感器、底座、激光反射板和单片机;所述机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天线、供电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模块、激光传感器和单片机安装在机箱上;所述天线与无线模块连接,无线模块通过天线和运营商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通过连接线与底座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与激光传感器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用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采集的电量;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模块、激光传感器和单片机连接,为其供电;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激光传感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系统将物联网与深基坑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结合,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一体化,实现远程监测,实时性好,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
(2)上位机和下位机可相互通信,无需人工每天现场检查,只需安装后按下工作开关,通过上位机即可实时得到深基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节省了基坑监测的人工成本。
(3)测量精度高,可达1mm。
(4)监测周期短、测量频率高且可通过上位机远程控制单次测量周期,单次测量周期最低可以达到1s,克服了人为测量频率低,不能实时反映深基坑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
(5)测量数据不仅包括地下水位的位移,同时也包含下位机的电源电量信息,通过电源电量信息预估下位机工作的有效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0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