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9302.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昌胜;金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昌胜;金长江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塌方 开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在矿物层上部设置第一层顶梁,在第一层顶梁下部打桩,制备第一层立柱向上至第一层顶梁;开采第一层顶梁下部的矿物;在第一层矿洞底部靠近第一层立柱底部向下打桩,制备第二层立柱,然后制备第二层顶梁,将第一层立柱底部、第二层立柱顶部浇筑在一起;开采第二层顶梁下部的第二层矿物;在第二层矿洞底部靠近第二层立柱底部向下打桩,制备第三层立柱;然后制备第三层顶梁,将第二层立柱底部、第三层立柱顶部浇筑在一起;开采第三层顶梁下部的第三层矿物;依次制备相应层的立柱和顶梁,直至将采完最底层的矿物。本发明的方法在提高矿物的开采率的同时,保证了开矿的安全和以及能够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矿产,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 进步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矿山开发导致的山体滑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开采设备开采深度的限制,需上层矿物采矿完后,再进行下层矿物的开采,逐层对矿山内的矿物质进行开采;现有采矿过程中,上层矿物采完后,中间需留有一层矿 物不进行开采,以作为隔层,再对与下层矿物之间的矿物;例如层与层之间保留30-50 米厚度的矿物作为隔层,如图1、图2所示,采完的矿山,由于内部被挖空,一段时间 后也会塌陷,导致山体植被破坏和地质灾害的发生。而这种利用矿物作为隔层导致矿物 开采率极大的降低,最大开采率不超过75%,对于珍贵矿物也存在极大的浪费。同时对 于一些质地松软的矿物,利用矿物作为隔层,也会存在塌方的安全隐患,导致开采作业 存在严重的危险;对于质地松软的矿物开采过程中也无法采用炸药开矿,炸药使用本身 也存在安全风险,同时也存在导致塌方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以提高矿物的开采率的同时, 保证开矿过程的安全和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矿物层上部设置第一层顶梁,在第一层顶梁下部挖掘出施工空间,然后在空间内打桩,制备第一层立柱,第一层立柱向下深度超过第一层要开采的矿洞的深度,向 上至第一层顶梁;
S2、开采第一层顶梁下部的矿物,形成第一层矿洞;
S3、在第一层矿洞底部靠近第一层立柱底部向下打桩,制备第二层立柱,第二层立柱向下深度超过第二层要开采的矿洞的深度,然后制备第二层顶梁;第二层顶梁将第一 层立柱底部、第二层立柱顶部浇筑在一起,三者浇筑成一体结构;
S4、开采第二层顶梁下部的第二层矿物,形成第二层矿洞;
S5、在第二层矿洞底部靠近第二层立柱底部向下打桩,制备第三层立柱,第三层立柱向下深度超过第三层要开采的矿洞的深度,然后制备第三层顶梁,第三层顶梁将第二 层立柱底部、第三层立柱顶部浇筑在一起,三者浇筑成一体结构;
S6、开采第三层顶梁下部的第三层矿物,形成第三层矿洞;依次制备相应层的立柱和顶梁,直至将采完最底层的矿物,完成整个矿物层的开采。
一种环保型防塌方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矿物层上部设置第一层顶梁,开采第一层顶梁下部的矿物,第一层矿物开采一定深度后,形成第一层矿洞;在第一层矿洞 底部然后制备第二层顶梁,开采第二层顶梁下部的第二层矿物,第二层矿物开采一定深 度后,形成第二层矿洞;在第二层矿洞底部制备第三层顶梁,开采第三层顶梁下部的第 三层矿物,形成第三层矿洞;依次按上述步骤制备相应层顶梁,直至将采完最底层的矿 物,完成整个矿物层的开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昌胜;金长江,未经程昌胜;金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9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