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能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8945.3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王开胜;袁明旗;杨再峰;王彬;苏亚波;于晨;杜凯;孔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 ||
一种聚能通风器,包括外壳,外壳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外壳内固定连接有聚能通风装置,聚能通风装置包括外胆,外胆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外胆位于外壳内,外胆与外壳之间密闭固定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外端密闭固定连通有高压风管,高压风管密闭固定连接有阀门,外胆内部设有内胆,内胆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外胆与内胆之间的空间为导风仓,导风仓与连接管密闭相通,外胆后端与内胆后端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有后挡板,后挡板为环状,后挡板位于导风仓后端,外胆前端与内胆前端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前挡板为环状,前挡板位于导风仓前端,前挡板上开设有多个前后通透设置的通风孔。前挡板的外沿向前伸出倾斜设置。通风孔等间距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通风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聚能通风器。
背景技术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因现场限制,无法实现良好的通风,导致有害气体在回风隅角处积聚,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上升、氧气含量下降,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不利,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工作面回风隅角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氧气含量低的问题,通常使用高压风管直接向回风隅角供风,但因其供风范围小、风压冲击力较大、噪声大等问题,对工作面施工人员在回风隅角施工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聚能通风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能通风器,包括外壳(3),外壳(3)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其特征在于,外壳(3)内固定连接有聚能通风装置,聚能通风装置包括外胆(4),外胆(4)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外胆(4)位于外壳(3)内,外胆(4)与外壳(3)之间密闭固定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外端密闭固定连通有高压风管(6),高压风管(6)密闭固定连接有阀门(7),外胆(4)内部设有内胆(1),内胆(1)为前后通透的筒状,外胆(4)与内胆(1)之间的空间为导风仓(11),导风仓(11)与连接管(5)密闭相通,外胆(4)后端与内胆(1)后端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有后挡板(2),后挡板(2)为环状,后挡板(2)位于导风仓(11)后端,外胆(4)前端与内胆(1)前端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有前挡板(10),前挡板(10)为环状,前挡板(10)位于导风仓(11)前端,前挡板(10)上开设有多个前后通透设置的通风孔(9)。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0)的外沿向前伸出倾斜设置。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9)等间距均匀分布。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为前后通透的圆筒状。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4)为前后通透的圆筒状,所述内胆(1)也为前后通透的圆筒状。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通风装置的所述外胆(4)与所述外壳(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8)。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位于所述聚能通风装置的前部,所述连接管(5)位于聚能通风装置的后部。
根据所述的聚能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通风装置的所述外胆(4)与所述外壳(3)之间固定连接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连接件(8)。
该装置可以将高压风管的风通过聚能通风部分中的通风小孔释放出来,因聚能通风装置部分中环状挡板的倾斜设计,可以使释放出的风流汇聚在一起并向前方喷射,同时因喷射风流而产生的负压作用,可以带动后方的风流向前方流动,最终在通风器中形成稳定的通风风流,实现聚能通风的目的。
本发明利用高压风管供风,同时利用负压原理,切实有效的解决了工作面回风隅角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氧气含量低的问题。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因风压冲击、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未经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8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