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合同网算法的多任务动态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7827.0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武长青;韩笑冬;周晞;王睿;宫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辉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分配 算法 任务动态分配 合同网 卫星 动态数据库 单个卫星 动态评估 概率公式 功率消耗 合理状态 合同交易 全局最优 任务能力 任务执行 通信负载 卫星系统 蚁群算法 转移概率 鲁棒性 求解 迭代 灵活 重复 协商 优化 改进 合作 | ||
1.一种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布式卫星网络系统内的各卫星加载需分配的任务以及各卫星的任务完成时间及连通率,确定卫星网络系统中的单个或多个卫星作为任务管理者;
(2)任务管理者将自己不能完成的或者自己完成代价较大的任务向其它拥有执行任务能力的备选执行卫星发布任务请求;
(3)接收任务请求的卫星计算自身执行效果概率,并上传到任务管理者;
(4)任务管理者根据效果概率选择任务执行者,并将该任务执行者不再作为备选执行卫星;
(5)任务管理者向任务执行者下发任务,如果任务执行者接受该任务,则进入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4);
(6)任务管理者向任务执行者分发任务,然后等待执行结果;
(7)执行卫星执行完任务后,将执行结果上报任务管理者,并更新任务完成时间,以及自身和其他卫星的连通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卫星都有一个数据库,包括分布式卫星网络的卫星i执行任务j的效果概率为Pij(t),并实时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库中将有能力执行任务的卫星将其初始效果概率设为1,没有能力执行任务的卫星将其初始效果概率设为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效果概率为Pij(t)的计算方式如下:
γij(t)为t时刻卫星i执行任务j的连通率;cap为能够执行任务j的卫星的集合,x为cap中的任一卫星;Rij(t)为t时刻卫星i执行任务j的执行时间的倒数;N为自然数α、β为蚁群计算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Rij(t)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Tc为任务的完成时间;Td为卫星i到卫星j的通信延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更新自身和其他卫星的连通率的方法为:
γij(t+Δt)=(1-ρ)γij(t)+γij(Δt)
γij(Δt)=Q/(Tc+Td)
其中γij(t+Δt)为更新后的连通率,Δt为计算步长,γij(Δt)表示执行完任务后卫星连通率增量,ρ为连通率挥发系数,Q为蚁群算法中的连通率常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任务管理者根据效果概率选择任务执行者的具体方法为:对任务请求的卫星上传的执行效果概率进行排序,选择执行效果概率最高的卫星,如果存在多个执行效果概率最高的卫星,则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任务执行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卫星网络系统中的每个卫星具备作为管理者的能力,根据任务自身属性选择管理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卫星网络系统中的每个卫星定期测试自身与其他卫星通讯的卫星延迟时间Tc,并更新Tc及Pij(t)。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卫星网络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网络系统中包括通信、导航及遥测卫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