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柜服务器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7513.0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H05K7/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柜 服务器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柜服务器安装装置,属于服务器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服务器抓手、抓手升降装置、推送装置和推送升降装置,服务器抓手设于支架内部,服务器抓手通过抓手升降装置与支架连接,服务器抓手包括抓板一和抓板二,抓板一和抓板二通过收紧机构连接,推送装置设于服务器抓手的下方,推送装置与支架连接,推送升降装置设于推送装置的上方,推送升降装置与推送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够无需使用人力将服务器搬运安装到机柜中,降低服务器安装难度,避免发生工作人员因为服务器托举不稳带来的工作人员受伤以及服务器损坏的情况,提高服务器安装效率和安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柜服务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服务器是提供业务服务的重要计算机设备,一般服务器高度从1U至8U不等,服务器越高其重量越大,1U服务器重量大约为15kg,而8U服务器重量将近100kg。机柜是存放服务器的重要容器,一个机柜可以安放多台服务器,标准机柜的高度一般是42U,实际高度2米左右。
现有技术中,将服务器安装到机柜中的方式,是依靠人力将服务器安装到机柜中,数十公斤的服务器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并安装到机柜。服务器重量越大,安装到机柜中的位置越高,安装过程就越困难,而且在托举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托举不稳,造成工作人员受伤以及损坏服务器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机柜服务器安装装置,本发明能够无需使用人力将服务器搬运安装到机柜中,降低服务器安装难度,避免工作人员因为服务器托举不稳带来的工作人员受伤以及服务器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服务器安装效率和安全度。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柜服务器安装装置,包括支架、服务器抓手、抓手升降装置、推送装置和推送升降装置,服务器抓手设于支架内部,服务器抓手通过抓手升降装置与支架连接,服务器抓手包括抓板一和抓板二,抓板一和抓板二通过收紧机构连接,推送装置设于服务器抓手的下方,推送装置与支架连接,推送升降装置设于推送装置的上方,推送升降装置与推送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紧机构包括线缆一、线缆二、电机一和电机二,线缆一的一端与抓板一的前侧壁连接,线缆一远离抓板一的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电机一设于抓板二的前侧壁,电机一与抓板二连接,线缆二的一端与抓板二的后侧壁连接,线缆二远离抓板二的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电机二设于抓板一的后侧壁,电机二与抓板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抓板一上部通过弹性件与抓板二上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杆,支撑杆设有多个且沿支撑板的边沿均匀分布,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抓手升降装置包括线缆三和电机三,线缆三的一端与电机三的输出轴连接,电机三设于支撑板的上端面,电机三与支撑板连接,线缆三远离电机三的一端与抓板一的上部或者抓板二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托板一、托板二、滚轴和驱动机构,托板一靠近支撑板下方左侧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挡板一,挡板一下端与托板一铰接,挡板一与支撑板下方左侧支撑杆滑动连接,托板二靠近支撑板下方右侧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挡板二,挡板二下端与托板二铰接,挡板二与支撑板下方右侧支撑杆滑动连接,托板一和托板二的上端面均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内设有滚轴,滚轴与托板一或者托板二连接,托板一靠近挡板一的一端和托板二靠近挡板二的一端均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滚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下方左侧支撑杆和支撑板下方右侧支撑杆均套有套管,套管的外壁与挡板一或者挡板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送电机、外齿轮和内齿轮,推送电机安装于挡板一的上端面或者挡板二的上端面,外齿轮与推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内齿轮的外周与滚轴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