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5849.3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洲;章良刚;徐涛;林心炳;陈伟生;吴勤峰;郑仁波;陈素芳;赵跃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7/1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刘海涵 |
地址: | 24539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合金 钢锭 浇注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及方法,包括通过在现有钢模的顶部加上准备浇注材料绝缘耐火泥圈,在绝缘耐火泥圈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导电环,钢模的底部设置保护渣层,起到对钢液的保护作用,采用两块一慢的下注法的浇注工艺,保护渣上浮,以防钢液飞溅,当保护渣进入绝缘耐火泥圈,电源形成环路,利用保护渣电阻作用对帽口的钢液适当补热和保温,消除了钢锭表层易形成的结疤、重皮、缩孔、裂纹,克服了钢锭内部疏松、偏析等的缺陷,提高了钢锭质量,有利于钢锭后期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和方法。
背景技术
浇注是炼钢生产过程的最终操作,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钢锭在钢锭模中的凝固条件决定了钢锭的结晶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对于大钢锭,冶炼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大钢锭钢锭的冶金质量,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钢锭形状、冒口形状、浇注温度、浇注方式和浇注速度等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型机械装备的需求力强,对大型合金钢锭的市场日趋增加,促使合金钢冶炼向大型钢锭技术方向发展,合金钢是在普通钢的冶炼过程中,加入微量元素,在铸锭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注速、铸温控制不当,凝固时选分结晶,元素偏析现象不可避免,会使铸成的锭有钢锭表面的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内部的残余缩孔、皮下气泡、疏松和偏析等。甚至进入锭身部位。特别是大型合金钢锭,这些缺陷更为突出,降低了钢锭的后续加工的用材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根据生产实践情况分析,在下注法的浇注过程中,钢液在钢模中由下往上升,上层的钢液散热快,夹杂物的渗透氧化,主要集中在钢锭的上层,使合金钢钢锭在后续的锻造和热处理加工中过程中很难消除,有部分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炼钢浇注过程中消除和减轻此类缺陷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合金钢锭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及方法,所述浇注模具包括保护渣、钢模、绝缘耐火泥圈、金属导电环和外部电源,所述绝缘耐火泥圈设置所述钢模的顶部,所述钢模的内径与所述绝缘耐火泥圈的内径相同,且二者同轴分布;所述金属导电环设置在绝缘耐火泥圈内壁,所述外部电源的正极与金属导电环连接,负极与钢模底部连接并接地;所述保护渣放入钢模底部,作为保护层;所述浇注方法,是在下注法浇注工艺中,钢水升至钢模高度1/5~1/4前,半口浇注,以防飞溅,中间满口浇注,浇注离所述钢模口200~400mm时,1/3口浇注,当所述保护渣上浮至所述绝缘耐火泥圈中与上沿口平齐时,停止浇注,此时,所述外部电源接通,利用保护渣的电阻作用,对钢模帽口中的钢液加热或补热。
进一步,所述绝缘耐火泥圈高度为20-30cm,所述金属导电环高度为5-8cm,安置在绝缘耐火泥圈上沿口下方3-5cm处。
进一步,所述保护渣成分为:CaF2、CaO、Al2O3、焦炭或石墨,其成分控制在:Al2O3:40~45%、CaO:35~40%、CaF2:15~20%、焦炭或石墨5~10%;其制作方法为粉碎100目,按比例混合。
进一步,所述保护渣放入钢模底部,厚度为25-35cm;
进一步,所述钢液加热或补热时间为4-6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及方法,利用在浇注过程中在钢液顶部铺设保护渣层,可起到对钢液的防氧化和杂物的渗透保护作用;当钢液上升钢模顶部,保护渣进入绝缘耐火泥圈内,与两个金属导电部件接触后,电源系统形成环路,保护渣层就相当一个大电阻,作为热源,给钢液加热,避免了浇注过程形成的钢锭温度不均匀,造成钢锭表面的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内部的残余缩孔、皮下气泡、疏松和偏析的弊端,提高了钢锭的浇注质量和后期加工的用材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型合金钢锭的浇注模具浇注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中包连续测温设备的保温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均匀冷却的结晶器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