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TPU/硅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5209.2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良;何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2 | 分类号: | C08G18/32;C08G18/42;C08G63/183;C08G63/85;C09J175/06;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8L75/04;C08K5/20;C08K5/13;C08K5/526;C08J5/18;C09D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tpu 硅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TPU/硅胶复合材料,所述TPU/硅胶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叠层的基布层、第一热熔胶层、TPU层、第二热熔胶层和硅胶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和第二热熔胶层均为TPU热熔胶层。本发明提供的高耐磨TPU/硅胶复合材料耐磨性好,在9kPa的压力下,磨1000转后磨损现象不明显,且光散射较硅胶材料具有明显提升,阻燃性良好。本发明通过减薄硅胶层至合适厚度,配合热熔胶层,实现与TUP层牢固粘结,且流延法避免气泡产生,使得材料能够在获得良好耐磨性的前提下,获得了良好的光散射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TPU/硅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皮革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革已广泛地应用在乘用汽车、运输汽车的内饰件中。汽车内饰用革,最佳选择为真皮,但真皮在其自身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严重,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在内饰件加工过程中成材率较低,其价格昂贵,难以为中低档乘用车所接受;而且人们对环境保护逐渐重视,在提倡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也开始开发出仿皮面料来取代动物皮革,以避免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造皮革也叫仿皮或胶皮,是PVC和PU等人造材料的总称。它是在纺织布基或无纺布基上,由各种不同配方的PVC和PU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可以根据不同强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泽、花纹图案等要求加工制成,具有花色品种繁多、防水性能好、边幅整齐、利用率高和价格相对真皮便宜的特点。汽目前,汽车门板、汽车座椅面料、仪表板、车厢内壁、车顶篷、方向盘把套等部位,主要采用非织造布等与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复合的材料。现有的汽车内饰耐磨性差,阻燃性好表现不佳。
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高耐磨TPU/硅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耐磨,阻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PU/硅胶复合材料,
所述TPU/硅胶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叠层的基布层、第一热熔胶层、TPU层、第二热熔胶层和硅胶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和第二热熔胶层均为TPU热熔胶层。
本发明提供的TPU/硅胶复合材料利用硅胶层的耐磨性,和TPU层的阻燃性,将两者叠加,获得耐磨性较高,且外观较好的复合材料。而热熔胶层粘结强度大,起到提高TPU/硅胶复合材料层间粘结牢固性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硅胶层厚度为0.01~0.10mm,例如可以为0.02mm、0.03mm、0.05mm、0.07mm、0.09mm等。
硅胶层的设置厚度能够保证即起到耐磨效果,又不影响透光性能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厚度为0.02~0.05mm,例如可以为0.03mm、0.04mm等。
第二热熔胶层的厚度匹配硅胶层和TPU层的厚度,使得硅胶层能够牢固与TPU层结合,且不影响材料的透光性。
优选地,所述TPU层厚度为0.01~0.08mm,例如可以为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等。
TPU层的设置厚度与硅胶层和热熔胶层厚度配合,使得其具有合适的硬度,且透光性合适。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熔胶厚度为0.11~0.20mm,例如可以为0.12mm、0.13mm、0.14mm、0.15mm、0.16mm、0.17mm、0.18mm、0.19mm等。
优选地,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1.0~3.0mm,例如可以为1.1mm、1.2mm、1.5mm、1.8mm、2.2mm、2.5mm、2.7mm、2.9mm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TPU热熔胶层和第二TPU热熔胶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