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4992.0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萍;张磐;陈静;丁一;张愉;王海彪;黄亮亮;李国栋;霍现旭;吴磊;温彦军;刘畅;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均值 负荷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N个负荷在同一典型日的日负荷数据;步骤2、对负荷数据li进行标准化,并计算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步骤3、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法进行负荷分类。本发明能够使负荷分类结果更加准确,更好地为系统规划、错峰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电力系统的负荷分类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峰谷差增大,高峰时段和电力设备检修季节电力供应紧张,给电网运行带来很大威胁,但目前对电力负荷特性的分析研究不深入,对其变化规律掌握不精准,不能对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经济调度、电力市场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因此需要研究电力负荷特性,分析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对负荷进行分类,从而给系统规划、错峰管理等提供基础,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供电质量。
负荷分类就是要研究一种有效的负荷分类方法,根据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准确、科学地分类,使得划分到同一类中的用户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负荷特性,不同类的负荷特性差异较大。现有负荷分类方法主要有K均值聚类、模糊聚类、系统聚类、神经网络、SOM(Self-organizing Maps)等算法。聚类算法大都基于欧几里得距离衡量负荷曲线之间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欧几里得距离主要用于衡量二维数据之间的远近,用于曲线之间的距离衡量时准确性会降低,在聚类分析时也会降低分类结果准确性;神经网络和SOM方法主要是基于反复学习训练从而建立相应模型,但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学习数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需要研究准确有效的负荷分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准确有效的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N个负荷在同一典型日的日负荷数据;
步骤2、对负荷数据li进行标准化,并计算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
步骤3、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法进行负荷分类。
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负荷数据采样间隔为1小时,则一天内1:00~24:00负荷数据为L=(l1,l2,…,lN),其中li=(l1,i,l2,i,…,l24,i)T(i=1,2,…,N)表示第i个负荷在24小时内的负荷变化曲线。
而且,所述步骤2的对负荷数据li进行标准化的具体方法为:
其中,avg(li)表示向量li的平均值;std(li)表示向量li的标准差;
计算得到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S=(s1,s2,…,sN),其中si=(s1,i,s2,i,…,s24,i)T,表示第i个负荷在24小时内的标准化负荷变化曲线。
而且,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1)初始化,设定分类数K和算法循环次数上限Nl;
(2)在样本数据S中随机选取K条负荷曲线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