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钻孔机的自动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3038.X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存治;徐梦超;张林浩;王坤;邢海军;申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31/06 | 分类号: | E01B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钻孔机 自动 进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钻孔机的自动进给装置,所述自动进给装置包括主板、导向柱、安装座体、双输出轴直流电机、套筒、螺旋轴、推力座体、第一螺母体、第二螺母体、支撑座体、连接杆等零件,其中第一螺母体、第二螺母体的导程不同、旋向相同,与螺旋轴配合形成微动螺旋机构,当双输出轴直流电机转动时,右端输出轴带动螺旋轴转动,通过推力座体推动安装座体及双输出轴直流电机直线移动,实现自动进给功能,本发明所提出的自动进给装置能有效控制钻孔时的进给速度,同时不需人工操作,避免了进给力不易控制、人工进给操作不便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轨钻孔机的自动进给装置,属于钢轨钻孔机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轨钻孔机主要用于铁路换轨施工,是铁路应急维修作业常见的小型机械之一,主要完成现场钢轨钻孔功能。现有钢轨钻孔机钻头的转动常用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鉴于发动机的维护远比电动机繁琐,因此采用电动机驱动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部分铁路维修现场取电不易或无法取电,因此驱动电机常采用直流电机。无论是何种动力驱动,钢轨钻孔机钻头的进给常采用手动完成,手动作业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由于手工作业操作力掌握不匀,用力过大时常出现卡钻现象,降低了作业效率,因此急需一种装置克服手工作业的不足。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05410.0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进给功能的钢轨钻孔机,其驱动机采用单输出轴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输出旋转运动的同时,通过二级齿轮传动带动推进轴转动,再通过推进轴与端板的螺旋传动来推动推进板和电机安装板沿导向轴移动,进而推动直流电机及主轴移动实现进给功能,钻孔完成后,反转行程开关控制主轴反转,实现回退,回退到位后,停止行程开关控制停机,完成整个钻孔作业循环;由于直流电机转速较高,为了控制进给速度,避免卡钻现象,该发明通过二级齿轮减速机构及螺栓传动机构实现钻孔作业的自动进给,但由于采用了二级齿轮传动,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基于此不足,本发明采用了微动螺栓机构实现自动进给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轨钻孔机的自动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主板、两根平行的导向柱、安装座体、双输出轴直流电机、套筒、螺旋轴、推力座体、第一螺母体、支撑座体和第二螺母体,所述第一螺母体与推力座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体与支撑座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体与第二螺母体的螺纹旋向相同,且第二螺母体的螺纹导程大于第一螺母体的螺纹导程,所述螺旋轴于右端和中间分别开设有右端外螺纹和中间外螺纹;所述右端外螺纹与第二螺母体的导程及旋向相同,形成相配合的螺旋副,所述中间外螺纹与第一螺母体的导程及旋向相同,形成相配合的螺旋副,所述螺旋轴其左端为设置有键槽的光轴,并与套筒其右端通过平键形成配合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直流电机其右端输出轴与套筒其左端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直流电机其左端输出轴驱动钻头旋转;所述导向柱其左端与主板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导向柱其右端与支撑座体配合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安装座体与推力座体通过4根连接杆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杆端部通过螺母分别与安装座体与推力座体固定;所述双输出轴直流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安装座体;所述安装座体和推力座体都设置有两个导向套,导向套与导向柱形成可移动的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主板安装有反转行程开关,所述支撑座体安装停止行程开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自动进给装置适用于具有卡轨装置、钻削装置及冷却装置的钢轨钻孔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进给装置其需要的自动进给长度为l,所述第二螺母体其导程为第一螺母体其导程的m(m1)倍时,所述螺旋轴相对于套筒的可移动行程大于l/(m-1),螺旋轴中部的外螺纹的长度减去第一螺母体的内螺纹长度大于l/(m-1),所述螺旋轴右端的外螺纹的长度减去第二螺母体的内螺纹长度大于ml/(m-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适用的钢轨钻孔机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进给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3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