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3000.2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9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苏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花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0/08;H04W40/10;H04W40/20;H04L12/733;H04L12/715;G01N33/18;G01L11/00;G01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鱼 养殖 区域 水质 健康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终端、感知子系统和智能终端;所述的感知子系统、智能终端与水质监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的感知子系统包括单个基站、单个汇聚节点和多个传感器节点,多个传感器节点随机分布在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内,与汇聚节点、基站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部署于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外,通过通信网络与水质监测终端通信,传感器节点采集水质监测数据并发送至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汇聚水质监测数据至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水质监测数据发送至水质监测终端;所述的水质监测终端用于对基站传送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并在水质异常时向智能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鱼养殖环境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中,淡水鱼的排泄物以及剩余的饲料会在养殖池内不断累积造成养殖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淡水鱼的健康以及降低淡水鱼的产量。现有常规的水质监测手段无法实现迅速、准确、实时的水质监测,从而影响淡水鱼养殖的科学管理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终端、感知子系统和智能终端;所述的感知子系统、智能终端与水质监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的感知子系统包括单个基站、单个汇聚节点和多个传感器节点,多个传感器节点随机分布在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内,与汇聚节点、基站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部署于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外,通过通信网络与水质监测终端通信,传感器节点采集水质监测数据并发送至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汇聚水质监测数据至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水质监测数据发送至水质监测终端;所述的水质监测终端用于对基站传送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并在水质异常时向智能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优选地,传感器节点包括水温传感器、溶解氧浓度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酸碱值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水质监测终端包括存储单元、显示单元、处理单元和报警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单元、报警单元皆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迅速、准确、实时监测到水质监测数据,从而监控人员能够根据监测到的水质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淡水鱼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从而优化养殖工艺,提高淡水鱼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水质监测终端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
水质监测终端1、感知子系统2、智能终端3、存储单元10、显示单元20、处理单元30、报警单元4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淡水鱼养殖区域的水质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终端1、感知子系统2、智能终端3;所述的感知子系统2、智能终端3与水质监测终端1通信连接。
感知子系统2包括基站和多个传感器节点。其中,多个传感器节点随机分布在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内,与汇聚节点、基站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部署于淡水鱼养殖场监控区域外,通过通信网络与水质监测终端1通信,传感器节点采集水质监测数据并发送至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汇聚水质监测数据至基站,基站将接收的水质监测数据发送至水质监测终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花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花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3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油田输送管道的电热带温度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