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9579.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傅继澎;李成宇;王滨;池建义;张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C09C3/00;C09C3/08;C09C3/10;C08K9/04;C08K9/02;C08K3/30;C08K3/3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着色剂 绿色环保 塑料制品 着色力 塑料 制备 耐热性 塑料制品原料 延展性 安全环保 分散性好 耐迁移性 塑料体系 无机颗粒 沉淀剂 分散剂 挤出机 耐候性 脆裂 硅盐 烘干 拉伸 铝盐 钛盐 洗涤 无毒 调配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向稀土着色剂初品中加入沉淀剂,再加入硅盐或钛盐或铝盐,之后加入助剂,制得处理后物料,洗涤后加入分散剂和纳米无机颗粒,调节pH,反应完成后烘干、粉碎,最终制得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着色力强,安全环保,耐热性好,分散性好。本发明通过将不同颜色稀土着色剂初品先调配再进行处理,得到产物能够更好适用于不同的塑料体系,并且显著提高着色力、耐候性、耐迁移性,安全无毒,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稀土着色剂通过机械方法分散于塑料制品原料中,最后利用挤出机即可获得所需颜色的塑料制品,同时提升塑料制品的拉伸性能和延展性,不易发生脆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着色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着色剂分基本功能是赋予塑料制品各种颜色,应能经受塑料加工成型处理中的各项工艺条件,以制成特定色泽的塑料制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外观成为吸引人们眼球产生购买欲望的重要要素,此外对着色产品稳定性,高性能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塑料着色剂还应当在塑料制品使用条件下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如耐候性、迁移性、无毒性、耐化学药品性等。
传统的无机着色剂存在重金属及毒害的问题,有机着色剂耐候性、耐温性、耐晒性等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并且味道较重,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色力强、安全环保、耐热性好、分散性好的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塑料体系,显著提高着色力,能够有效提高塑料制品的耐腐蚀性、耐候性、迁移性,安全无毒,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所述稀土着色剂通过机械方法分散于塑料制品的原料中,最后利用挤出机即可获得所需颜色的塑料制品。所述稀土着色剂具有高于基础聚合物的熔融温度,能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基本不变,并在所述预成型件和所得吹塑容器中充当着色剂,着色剂熔融进入到基础聚合物中,由此着色剂有效地被纳入基础聚合物中,不会影响所述基础聚合物的基本特性和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稀土着色剂初品分散于乙醇或乙醇水溶液中,搅拌使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沉淀剂,再加入硅盐或钛盐或铝盐,之后加入助剂,搅拌处理后得到处理后物料;
(2)将步骤(1)所述处理后物料进行静置沉淀,弃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经洗涤后,分散于水或乙醇水溶液中,即得洗涤后物料体系;
(3)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2)所述洗涤后物料体系中加入分散剂和纳米无机颗粒,调节pH后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滤后烘干,粉碎,即得所述用于塑料的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
步骤(1)中,稀土着色剂初品为稀土硫化物、稀土硫氧化物、Pr-ZrSiO4、YIn1-xMnx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稀土着色剂初品在乙醇或乙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浓度为1-500kg/m3。
所述稀土着色剂初品的粒径为0.1-20μm。
步骤(1)中,所述稀土加入沉淀剂之前,进行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10min;
所述沉淀剂为氯化铵、四草酸钾、酒石酸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硼酸钠、四苯硼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沉淀剂与所述稀土着色剂初品的质量之比为1:8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9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