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电池供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45027.7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汪鑫;伍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手机 充电 供电 充电状态 电池容量 手机电池 锂电池 电量 非充电状态 充电模式 电池热量 电量耗尽 电量消耗 供电过程 供电机制 锁屏状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电池供电方法。现有充电模式在边充电边使用手机时会产大量热量,影响锂电池寿命。本发明在边使用手机边充电时,电池一充电,电池二供电;当电池一电量大于电池容量的20%,且电池二电量消耗到电池二容量的15%时,自动切换成电池一对手机供电,电池二充电,待电池二充满再给电池一充电;当电池一电量小于电池容量的20%时,对电池一进行充电,电池二供电,直至电池二电量耗尽,再切换到电池一供电。本发明根据非充电状态、充电状态的手机进入锁屏状态和边使用手机边充电状态三种情况,采用不同的充电和对手机的供电机制,并且只通过切换两块电池来进行充电和对手机进行供电过程,电池热量大大减少,提高锂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电池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慢慢的也涌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影响手机用户体验的莫过于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差,寿命短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手机电池过热。
其实手机电池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发热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目前大部分人在手机电量耗净时常常会选择边充电边使用手机,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手机电池续航能力越来越差、寿命大大缩短。而现在的智能机充电一般都是具有分流功能的,充进的电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供手机其他部件消耗,一部分直接充入电池。也就是说充电时,电池不会放电。从理论上来说,这二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边充电边使用手机会产大量热量,从而导致锂电池进入高温状态,进而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相比于非充电状态下使用手机,会使通过锂电池的电流密度升高。电流密度的升高则会导致锂电池内部电压增大,电化学能会更多地转变为热能,而热能的产生就进一步使锂电池的内阻增大,进而继续增大锂电池的内阻和转变的库伦热,形成了恶性循环。充电时,电流活动量比较大,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电池温度升高,此时手机其他部件同时还在使用,同样会放热,由于手机体积原因,手机主板与电池紧密连接,热量都会作用到电池上,使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环境被迫变化。正常状态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环境处于亚稳态,在亚稳态下负极材料表面上由于长期钝化会产生固体电解质膜(SEI膜)。而SEI膜在突发的非稳态下就会分解,溶解到电解液中,造成电解液被污染的结果,锂离子导电性会下降,电池内部极化,电池材料利用率、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电池供电方法,只通过电池来进行充电和对手机进行供电过程,热量大大减少,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一种手机电池供电方法,分为非充电状态和充电状态两种供电情况,具体如下:
A.非充电状态:由电池一对手机供电;当电池一电量消耗至电池容量的15%时,切换到电池二对手机供电,直至电池二电量耗尽,再切换为电池一对手机供电;
B.充电状态:分为手机进入锁屏状态和边使用手机边充电状态两种供电情况,具体如下:
a.手机进入锁屏状态时,优先给电量少的那块电池充电,充电完成后再给另一块电池充电;但是在电池一进入充电状态后,当电池二电量消耗到电池二容量的15%时,自动切换为电池一对手机供电,电池二充电,待电池二充满再给电池一充电;
b.边使用手机边充电状态时,电池一充电,电池二供电;当电池一电量大于电池容量的20%,且电池二电量消耗到电池二容量的15%时,自动切换成电池一对手机供电,电池二充电,待电池二充满再给电池一充电;当电池一电量小于电池容量的20%时,对电池一进行充电,电池二供电,直至电池二电量耗尽,再切换到电池一供电。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非充电状态、充电状态的手机进入锁屏状态和边使用手机边充电状态三种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充电和对手机的供电机制,并且只通过切换两块电池来进行充电和对手机进行供电过程,电池热量大大减少,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种规格插脚组合旅充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及装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