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记录介质及磁记录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2541.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森仁彦;泽屋敷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5/702 | 分类号: | G11B5/702;G11B5/73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介质 再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电磁转换特性的提高和行走时的摩擦系数的降低的磁记录介质。所述磁记录介质在非磁性支撑体上具有包含非磁性粉末及粘结剂的非磁性层,在上述非磁性层上具有包含强磁性粉末、粘结剂及非磁性粉末的磁性层,所述磁记录介质中,在上述磁性层的表面的5μm见方的测定区域中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求出的应变值Rsk超过0,最大峰高Rmax为30.0nm以下,且高度10nm以上的突起数量为10个以上。所述磁记录再生装置包括该磁记录介质和磁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记录介质及磁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磁记录介质,已知有在非磁性支撑体上依次具有包含非磁性粉末及粘结剂的非磁性层和包含强磁性粉末及粘结剂的磁性层的涂布型磁记录介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237号公报
使磁记录介质在磁记录再生装置内行走而使磁性层表面与磁头接触并再生记录在磁记录介质的信息时,高摩擦系数会成为行走稳定性下降(例如磁性层表面与磁头的贴附的产生)和/或磁性层表面磨削的原因。为了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优选使磁性层含有非磁性粉末,并根据该非磁性粉末的存在状态(例如,构成非磁性粉末的粒子从磁性层表面突出的程度)对磁性层表面赋予适当的粗糙度,由此减少磁性层表面与磁头接触时的接触面积(所谓的真实接触面积)来减小行走时的摩擦系数。
但其另一方面,一般而言,优选磁记录介质的表面粗糙度小(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的0015段)。这是因为,若磁性层表面粗糙,则再生记录在磁记录介质的信息时的磁性层表面与磁头的间隔增大,由此产生输出下降,从而电磁转换特性(SNR;Signal-to-Noiseratio)下降。
如上,电磁转换特性的提高与行走时的摩擦系数的降低具有权衡关系,兼顾两者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电磁转换特性的提高和行走时的摩擦系数的降低的磁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磁记录介质,其在非磁性支撑体上具有包含非磁性粉末及粘结剂的非磁性层,在上述非磁性层上具有包含强磁性粉末、粘结剂及非磁性粉末的磁性层,其中,
在上述磁性层的表面的5μm见方的测定区域中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求出的应变值Rsk(以下,也记载为“(磁性层的)Rsk”。)超过0,最大峰高Rmax(以下,也记载为“(磁性层的)Rmax”。)为30.0nm以下,且高度10nm以上的突起数量(以下,也记载为“(磁性层的)高度10nm以上的突起数量”。)为10个以上。
在一方式中,上述非磁性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
在一方式中,在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拍摄上述非磁性层的截面而得到的截面图像中,空隙所占的比例为10.0%以下。
在一方式中,上述空隙所占的比例(以下,也记载为“空隙率”。)在1.0~10.0%的范围。
在一方式中,上述应变值Rsk超过0.10。
在一方式中,上述最大峰高Rmax在10.0~30.0nm的范围。
在一方式中,上述突起数量在10~60个的范围。
在一方式中,上述非磁性层所含有的非磁性粉末包含炭黑。
在一方式中,上述非磁性层所含有的炭黑的比表面积在280~500m2/g的范围。
在一方式中,上述非磁性层包含相对于非磁性粉末总量为30.0质量%以上的炭黑。
在一方式中,上述磁性层所含有的非磁性粉末至少包含胶体粒子。
在一方式中,上述胶体粒子为二氧化硅胶体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