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2358.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聪;魏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印 伺服电机 上框架部件 下框架部件 连接装置 压印冲头 下框架 压印模 数控 被连接构件 计算机控制 精准定位 框架部件 连接过程 压印设备 液压冲头 大构件 上框架 压印点 计算机 吊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及方法,包括计算机、上框架部件、下框架部件,所述计算机通过导线分别与上、下框架部件的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伺服电机Ⅲ、伺服电机Ⅳ、液压冲头连接,所述上框架部件的上框架吊装在下框架部件的下框架上方,所述下框架固定在基座上,本发明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上框架部件、下框架部件中的压印冲头X向装置、压印冲头Y向装置、压印模X向装置、压印模Y向装置的运动,解决了传统压印设备定位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了对较大构件的压印连接,本发明在压印连接过程中可实现精确定位,能够在被连接构件的任一指定位置实现压印连接,能够实现对压印点精准定位,保证压印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及方法,属于压印连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印连接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薄板材料连接技术,特别适用于轻合金、复合材料等难焊接板材,是传统点焊技术最理想的替代技术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用于航天航空、高速列车及汽车等的白车身制造中。在目前使用的压印连接技术中,都使用具有C型框架的传统压印设备,其压印模是固定的,当对同一构件连续进行压印连接时需要手动移动构件,当压印连接多点时,需要不断的移动构件,这样操作上比较费力且可能因为放置的不平稳而导致压印连接质量差。此外,因为C型框架喉深的限制,使得传统压印设备不能压印连接面积较大的构件,例如大飞机机身构件,因此,传统压印连接方法及设备仅适于连接面积小,压印点数量少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本发明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上框架部件、下框架部件中的压印冲头X向装置、压印冲头Y向装置、压印模X向装置、压印模Y向装置的运动,解决了传统压印设备定位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了对较大构件的压印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包括计算机、上框架部件、下框架部件;
所述上框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Ⅰ、同步轮Ⅰ、同步带Ⅰ、上框架、压印冲头X向装置、同步轮Ⅱ、支撑轴Ⅰ、同步轮Ⅲ、同步带Ⅱ、支撑轴Ⅱ、同步轮Ⅳ、同步带Ⅲ、压印冲头Y向装置、液压冲头、支撑轴Ⅲ、同步轮Ⅴ、同步轮Ⅵ、伺服电机Ⅱ;所述上框架为长方体框架,上框架内两侧面板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压印冲头X向装置为无底板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压印冲头X向装置位于上框架内,且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框架内两侧面板的凹槽内,所述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压印冲头Y向装置为长方体结构,压印冲头Y向装置的两端分别位于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两侧板的凹槽内,所述液压冲头的一端与压印冲头Y向装置的底板连接,所述伺服电机Ⅰ安装在上框架顶部,伺服电机Ⅰ的输出轴上安装同步轮Ⅰ,所述同步轮Ⅰ通过同步带Ⅰ与同步轮Ⅲ连接,所述同步轮Ⅲ与同步轮Ⅱ分别安装在支撑轴Ⅰ的两端,所述支撑轴Ⅰ通过支座安装在上框架上,所述同步轮Ⅱ上设有同步带Ⅱ,所述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两侧板的凹槽上方分别开有两个齿槽,所述同步带Ⅱ穿过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两侧板上的两个齿槽与同步轮Ⅴ连接,所述同步轮Ⅴ安装在支撑轴Ⅲ上,所述支撑轴Ⅲ通过支座固定在上框架的底框架板上,所述伺服电机Ⅱ安装在压印冲头X向装置内,伺服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安装同步轮Ⅵ,所述同步轮Ⅵ上安装同步带Ⅲ,所述压印冲头Y向装置的两侧板上分别开有两个齿槽,所述同步带Ⅲ依次穿过压印冲头Y向装置的两侧板上的齿槽与同步轮Ⅳ连接,所述同步轮Ⅳ安装在支撑轴Ⅱ上,所述支撑轴Ⅱ过支座安装在压印冲头X向装置的上顶板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盖包边压机的双层换模系统
- 下一篇:杆体表面包覆不锈钢套管用包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