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涉密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1362.X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宇;谢建庭;孙光;陈坤;王克;赵伯海;孙蕾;王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2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涉密区域 管理方法及系统 读取 安全防护能力 管理系统 唯一标识 信息传输 位机 干涉 记录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设置具有唯一标识的RFID标签于涉密人员和/或涉密物资;设置若干RFID读取终端于涉密区域;当设置有所述RFID标签的涉密人员和/或涉密物资通过涉密区域内设置有所述RFID读取终端的区域时,RFID读取终端读取RFID标签内搭载的信息;之后RFID读取终端将RFID标签内搭载的信息传输至上位机进行记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防护能力高,无需人工干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FID射频识别领域,尤其是基于RFID超高频的射频技术,提出一套对涉密单位的人员、涉密物品进行有效定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涉密单位的人员、资产管理主要是基于相应规范的手工作业及电脑半自动化管理实现的。其弊病显而易见,即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管理以及出/入登记等工作,这使得管理工作十分繁琐,浪费大量时间。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成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种非接触式的最新自动识别技术,目前正在全世界的各种行业中得以推广应用。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管理方法及系统,尤其适合高度自动化的进行涉密单位的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置具有唯一标识的RFID标签于涉密人员和/或涉密物资;
设置若干RFID读取终端于涉密区域;
当设置有所述RFID标签的涉密人员和/或涉密物资通过涉密区域内设置有所述RFID读取终端的区域时,执行以下步骤:
S1.RFID读取终端读取RFID标签内搭载的信息;
S2.RFID读取终端将RFID标签内搭载的信息传输至上位机进行记录。
该方案主要是利用RFID超高频技术,通过RFID超高频的读写器等终端设备,利用RFID无线通信技术将人员、资产等信息传输到应用层数据库,并实现上层的各种应用,
进一步的,也可以实现涉密人员/资产的历史路径记录检验功能。
上位机接收到RFID标签内搭载的信息后,根据来源的RFID读取终端的位置生成RFID标签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一系列的RFID标签位置信息生成历史路径。
生成历史路径有两种方法,在上位机应用中生成历史路径或将历史路径信息写入RFID标签,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单独或联合使用。
采用在上位机应用中生成历史路径的方法时:
上位机生成RFID标签位置信息后,将RFID标签位置信息存入与该RFID标签相应的位置数据库中;
上位机将所述位置数据库中的RFID标签位置信息依次排列组成该RFID标签的历史路径信息。
采用将RFID标签位置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形成历史路径的方法时:
所述RFID读取终端相应位置设置有RFID写入终端,或所述RFID读取
终端为RFID读写器;
上位机生成RFID标签位置信息后,将RFID标签位置信息及写入指令发送至RFID写入终端或RFID读写器;
RFID写入终端或RFID读写器依据写入指令将RFID标签位置信息写入RFID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1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木溯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隐形码识别方法、终端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