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8537.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域;赵东升;赵四清;张惟;王小磊;阳沛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范琏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样本 采样箱 任务信息 采样 比对结果 用户电子设备 输入生成 不一致 管理 报警 发送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由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管理者的输入生成对应于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计划采样任务信息;将所述计划采样任务信息发送至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接收来自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指示所接收的计划采样任务信息与从用户电子设备输入至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实际采样任务信息之间的比对结果是否一致的信号;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指示所述比对结果不一致的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以上时,进行报警。本公开提高了生物样本采样箱的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物样本采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对人员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检测确诊,一般需要疾控机构派员去发病现场采样。病原微生物样本威胁较大,所以需要对它进行严格的监控。
现有技术中,为运送病原微生物样本,可采用生物样本采样箱。典型可运送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生物样本采样箱例如为A类感染性物质运输箱,其适用于UN2814、UN2900、UN3373类生物样本、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血液、疫苗等的航空、公路运输。其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研制生产,通过国家危险品中心实验室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相关鉴定,安全可靠,按照ADR6.2生物危害标准制造,是符合PI650和PI602标准的专业容器。
目前的生物样本采样箱技术领域中,还没有对生物样本存放及运输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的管理方案,由此导致不能及时监控生物样本采样箱中采集的生物样本在存放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致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使得能够及时监控生物样本采样箱中的生物样本的存放和/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及时发现并避免不利后果的发生,提高了生物样本采样箱的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对生物样本采样箱进行管理的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管理者的输入生成对应于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计划采样任务信息;将所述计划采样任务信息发送至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接收来自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指示所接收的计划采样任务信息与从用户电子设备输入至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实际采样任务信息之间的比对结果是否一致的信号;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指示所述比对结果不一致的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以上时,进行报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用于解锁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授权密码发送至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指示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解锁成功或失败的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以上时,进行报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所述为生物样本采样箱生成计划采样任务信息可以包括:通过以选定的编码方式对任务名称、计划采样地、待取样本内容、和计划采样时间进行编码来生成所述计划采样任务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关联地为用户注册启用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权限;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电子设备的包括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和认证密码的认证请求;根据所述认证请求中包括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和认证密码对用户进行认证,并且在认证通过后,根据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关联的权限,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能启用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如是,则将所述授权密码发送至所述用户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所述为生物样本采样箱生成计划采样任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以所述选定的编码方式将安全等级编码至所述计划采样任务信息中,所述安全等级用于对所述生物样本采样箱的定位模块进行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