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8031.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凌;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模 支撑立柱 固定座 支撑杆 细化 焊接连接 缓冲组件 挤压模具 塑性变形 模腔 焊接 挤压 内部中心位置 对称设置 工作负担 金属晶粒 连接横杆 中心对称 转角 连接座 两侧壁 横杆 凸起 节约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包括固定座、支撑立柱、支撑杆、挤压模和缓冲组件,所述固定座两侧焊接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焊接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挤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从中心对称分为两半,且关于所述挤压模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模腔,所述模腔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转角凸起,所述挤压模两侧壁焊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挤压模一侧焊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缓冲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晶粒的快速细化,细化效果好,细化完全,同时能够实现多组材料的挤压,节约了挤压时间,有助于加快板材的生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生产造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注塑,现有的注塑方式主要是塑料和橡胶注塑两种方式,现有的注塑工艺是将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具有很强的晶粒细化能力,能够实现对材料内部组织微米级细化,现在已经被国际材料界广泛认可;
注塑成型主要依靠模具来实现,注塑产品具有规格型号多、产量大而且节约成本等优点,现有的挤压模具结构简单,同时材料的纵向形状变形严重,进而会影响后续的挤压,不便于后续的生产,同时现有的挤压模具不能够实现二次或者多级挤压成型,这样造成板材挤压过程出挤压不规整的板材浪费,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包括固定座、支撑立柱、支撑杆、挤压模和缓冲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晶粒的快速细化,细化效果好,细化完全,同时能够实现多组材料的挤压,节约了挤压时间,有助于加快板材的生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剧烈塑性变形挤压模具,包括固定座、支撑立柱、支撑杆、挤压模和缓冲组件,所述固定座两侧焊接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焊接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挤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从中心对称分为两半,且关于所述挤压模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模腔,所述模腔上下均设置直管通道,所述模腔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转角凸起,且转角凸起两侧壁转角一致,所述挤压模两侧壁焊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挤压模一侧焊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套筒和丝杆;所述右侧的支撑立柱侧壁中间位置安装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FX3GA-40MR-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下表面对称焊接两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下侧安装伸缩挤压杆,所述伸缩挤压杆横截面与所述模腔横截面形状尺寸一致,所述伸缩挤压杆下端套设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外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且所述绝热层材质为钛合金材质;所述挤压模下表面抵接挡板,所述挡板下表面铰接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左侧焊接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左侧的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腔两侧设置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模腔直角管道抵接,所述冷凝水管中间位置与转角凸起间隔设置;所述挤压模上部安装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挤压模上,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丁苯橡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内部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安装第一锁紧螺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套筒嵌装在所述挤压模底部,且所述缓冲套筒形状为内壁设置内螺纹的筒状结构,所述缓冲套筒下方设置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缓冲套筒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丝杆与所述伸缩挤压杆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下端固定焊接安装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