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8003.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黄国斌;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8;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32220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墙体 隔声墙体 建筑保温 保温隔声 混凝土 施工 环境生态效益 混凝土原材料 多功能要求 混凝土配比 数字化控制 保温节能 洞口墙体 方案设计 复杂截面 技术优势 建筑墙体 空间分隔 路径确定 曲面墙体 性能测试 作业参数 填充体 质量检验 多段 非模 隔声 调试 样板 验证 建造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属于建筑3D混凝土打印新技术领域。包括步骤:3D打印墙体方案设计和路径确定;3D打印混凝土原材料准备;3D打印混凝土配比验证和性能测试;3D打印混凝土样板调试与作业参数确定;3D打印施工;保温隔声填充体施工;3D打印保温隔声墙体质量检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能同时满足建筑墙体空间分隔、保温节能、隔声环保、装饰集成、数字化控制的多功能要求,能满足复杂截面、非模数化墙体、多段线墙体、曲面墙体、带洞口墙体的建造,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精准高、环境生态效益显著的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混凝土打印新技术与新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3D混凝土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芯片、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精密机械等多学科多专业。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直接根据计算数值模拟,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制造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3D打印不仅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还可以更高效的制造出比较复杂的产品。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模拟图形生成需要的构件产品,极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更高的打印精度。 3D打印材料按照化学性能分类,可分为高分子类材料(如树脂、石蜡等)、金属材料(如铝、钛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石膏、陶瓷等)及其复合材料。目前有关水泥基材料或3D打印混凝土的研制尚处于研发初级阶段,见于工程应用的报道或查新尚不多见。
建筑结构中,结构体系为承载体系,包括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工程中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承载体系或钢结构承载体系,而建筑承载构件之间的分隔、围护、区间分离等多采用建筑后期砌筑的墙体。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砌筑墙体大多采用无筋砌体结构或少量的有筋砌体,由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采用的砌块包括了烧结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砂浆为砌筑砂浆。辅助的还包括了墙梁、圈梁等构件。砌体单元非承重构件为建筑结构中的二次结构,施工过程,量大面广,需要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小工等大量劳动力,工作强度较大,作业周期较长,污染和废弃物较多,不利于建筑工业化和绿色施工的技术更新和进步需要。尤其是传统建筑墙体要实现保温隔声的多功能要求时,一般采取砌筑加保温做法、隔声做法,不仅增加了成本、工序时间,而且空间利用率、材料损耗率都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不仅满足墙体分隔功能、保温节能、隔声减振、绿色施工多功能要求,而且经济便捷、施工高效、结构与构件粘结与拉结更加可靠。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建筑保温隔声墙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3D打印墙体方案设计和路径确定,结合建筑、结构、水电、设施施工图,划分3D打印的范畴,通过BIM信息建造模型,确定打印路径图,制定3D打印的作业技术方案。
步骤二:3D打印混凝土原材料准备,准备3D打印所需要的集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纤维种类和掺量、胶凝材料和水。
步骤三:3D打印混凝土配比验证和性能测试,3D打印混凝土配置应满足作业性能要求、力学性能要求、耐久性能的要求。其作业性能要求报流动性、挤出性、自稳性、可打印性的综合性能要求,性能测试指标满足施工成型、连续作业的要求。
步骤四:3D打印混凝土样板调试与作业参数确定,性能测试满足要求的3D打印混凝土,结合作业图,实施给定路径的打印作业,确定3D打印混凝土初凝时间、层间间歇时间、3D打印混凝土的挤出速度、行走速度、叠加厚度、路径偏差的作业参数和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