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变刚度薄膜pMUTs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7097.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姬俊鹏;白民宇;徐廷中;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刚度 薄膜 pmuts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组合式变刚度薄膜pMUTs,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由多层复合薄膜(1)与基底结构(2)组成;
所述多层复合薄膜(1)是由压电驱动层结构(1-1)与非驱动层结构(1-2)组合而成;所述压电驱动层结构(1-1)在厚度方向从上至下由顶部电极(1-1-1)、电介质层(1-1-2)和底部电极(1-1-3)组成;所述电介质层(1-1-2)是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
所述非驱动层结构(1-2)下表面刻蚀有圆形凹槽(3-1)与环形凹槽(4-1),且环形凹槽(4-1)与圆形凹槽(3-1)处于同心位置;
所述基底结构(2)上刻蚀有圆形空腔(3-2)与环形空腔(4-2),且环形空腔(4-2)与圆形空腔(3-2)处于同心位置;圆形空腔(3-2)和环形空腔(4-2)与对应的圆形凹槽(3-1)和环形凹槽(4-1)形成pMUTs的真空腔体,与所述多层复合薄膜(1)形成可产生弯曲振动的圆形薄膜(5)以及与之同心的环形薄膜(6);所述非驱动层结构(1-2)下表面的圆形凹槽(3-1)和环形凹槽(4-1)分别用于对圆形薄膜(5)和环形薄膜(6)进行刚度调节;
所述顶部电极(1-1-1)由覆盖在圆形薄膜(5)上表面的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和覆盖在环形薄膜(6)上表面的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组成;
对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与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采用同频率但存在相位差的驱动信号进行激励,所述相位差的范围为0至2π;在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与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覆盖区域下方的电介质层(1-1-2)中的压电材料层在逆压电效应作用下产生面内应力,造成圆形薄膜(5)、环形薄膜(6)翘曲产生弯曲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变刚度薄膜pMUTs,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1-1-2)在厚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为屏蔽层(1-1-2-1)和压电材料层(1-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变刚度薄膜pMUTs,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布置在圆形薄膜(5)中心位置,并与圆形薄膜(5)互为同心圆,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的半径为圆形薄膜(5)半径尺寸的0.5至0.8倍之间;所述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与环形薄膜(6)呈同心环结构,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的宽度为环形薄膜(6)宽度尺寸的0.4至0.7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变刚度薄膜pMUTs,其特征在于:加载于圆形薄膜驱动电极(1-1-1-1)与环形薄膜驱动电极(1-1-1-2)上的驱动信号V1与V2均为正弦信号,且两者幅值相等,相位相差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0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自由度共振装置
- 下一篇:新型弯-扭复合振动超声切削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