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6115.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1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童丹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美特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3/10;B21D3/05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246255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檩条 冲压 整形 装置 | ||
1.一种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的上模从檩条内腔实现檩条折角的调直,所述的下模从檩条外侧包围并贴合檩条各板面以实现檩条板面的调直;所述的上模包括模芯,所述的模芯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模芯(120)和右模芯(140),所述的左模芯(120)包括左导向板(121)、左导向块(122)、左上角块(123)及左下角块(124),所述的右模芯(140)包括右导向板(141)、右导向块(142)、右上角块(143)及右下角块(144),所述的左上角块(123)及左下角块(124)可沿左导向板(121)及左导向块(122)限定的方向向左上45度及左下45度方向位移,所述的右上角块(143)及右下角块(144)可沿右导向板(141)及右导向块(142)限定的方向向右上45度及右下45度方向位移,以此实现左上角块(123)、左下角块(124)、右上角块(143)、右下角块(144)对檩条折角的调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与檩条腹板相配合的底板(101)、与檩条左翼板及右翼板相配合的左侧板(102)及右侧板(103)、与檩条左翼缘板及右翼缘板相配合的左平板(104)及右平板(105),所述的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左平板(104)、右平板(105)形成与檩条外形相吻合的容腔,该容腔为开口向上的C型容腔,所述的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在形成C型容腔时彼此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为倒置的U型块(180),所述限位装置的两竖直板面之间设有贯穿左导向板(121)及右导向板(141)设置的第二连杆(1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与下压机构相连,下压机构驱使模芯进入檩条内腔,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横梁(151)以及驱动横梁(151)上下动作的压力缸(152),所述的横梁(151)通过连接装置与模芯相连,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贯穿横梁中部设置的第二导向柱(161),所述第二导向柱(161)的下端设有连接块(163),所述的连接块(163)与限位装置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杆(165)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杆(165)贯穿连接块(163)及限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51)的一端设有控制模芯下行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横梁(151)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檩条的夹持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杆(165)一侧端部的定位块(171)以及与定位块(171)相配合的定位底座(172),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杆(165)另一侧端部的夹持块(175)以及与夹持块(175)相配合的夹持底座(176),所述定位底座(172)及夹持底座(176)的上平面相平齐,所述定位块(171)的底面位置低于夹持块(175)的底面位置,两者位置的差值与檩条(10)的厚度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总成与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连杆总成包括呈八字形布置的连杆一(191)及连杆二(192),所述连杆一(191)及连杆二(192)的一端分别与动力机构铰接,连杆一(191)及连杆二(192)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模芯(120)及右模芯(140)的端部铰接;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滑块(193),所述滑块(193)的顶面为一斜面,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与滑块(193)形成斜楔机构的斜楔块(194),所述的斜楔块(194)固定在横梁(15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向板(121)与左导向块(122)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五导向柱(130),所述第五导向柱(130)的一端与左导向块(122)端部设置的第一限位块(125)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块(125)与限位装置形成限位时,左上角块(123)、左下角块(124)、右上角块(143)及右下角块(144)分别抵靠在檩条内腔的各折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美特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美特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1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