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蓄池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8515.7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荣;史文强;常谭;刘建平;闫红娟;朱春红;刘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设 调蓄池 咬合桩 施工 出水管线 基坑围护 进水管线 施工工艺 钻机 钢筋混凝土桩 有效地控制 基坑止水 施工成本 施工条件 一段距离 出水管 集水井 进水管 空压机 围护桩 转弯处 顶管 桩径 桩头 进度 帷幕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蓄池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围护桩施工,根据设计需求,通过钻机将围护桩打入地面指定深度;基坑止水帷幕施工,通过钻机在相邻基坑围护桩之间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并形成咬合桩,咬合桩的桩径D=60cm,咬合桩的间距为40cm;凿桩头施工,通过空压机和人工凿除相结合进行凿除;铺设进水管,采用顶管施工方法铺设进水管线,并在进水管线每隔一段距离,或在转弯处用设置集水井;铺设出水管,采用明挖管线方法铺设出水管线,并在出水管线铺设完成后对道路进行恢复。有益效果:能够在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调蓄池的施工任务,满足规定的进度要求,有效地控制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蓄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调蓄池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期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达到既能规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又能控制初期雨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修建的难度及时间跨度通常较大,尤其是复杂地段,周边铁路交错,工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安全,快速的完成建造项目并投入使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调蓄池施工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蓄池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基坑围护桩施工,根据设计需求,通过旋挖钻机将围护桩钻入地面指定深度,下放钢筋笼,灌注围护桩混凝土;
基坑止水帷幕施工,通过高压旋喷钻机在相邻基坑围护桩之间钻入咬合桩,咬合桩的桩径D=60cm,咬合桩的间距为40cm;
凿桩头施工,通过空压机和人工凿除相结合进行凿除;
铺设进水管,采用顶管施工方法铺设进水管线,并在进水管线每隔一段距离,或在转弯处用设置集水井;
铺设出水管,采用明挖管线方法铺设出水管线,并在出水管线铺设完成后对道路进行恢复;
格构柱施工,通过钻机将格构柱打入指定位置;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第一段,通过空压机,风镐,挖掘机进行第一段施工;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第二段,通过空压机,风镐,挖掘机进行第二段施工;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第三段,通过空压机,风镐,挖掘机进行第三段施工;
出土坡道止水帷幕施工,通过钻机在相邻基坑围护桩之间打入咬合桩;
第一层土方开挖,通过挖机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原地面至47.0m标高,开挖高度2m,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全部完成后,开始土方开挖,自南向北开挖土方量:72.8*38*2.0=5533m3;
第二层土方开挖,通过挖机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47.0m至40.1m标高,开挖高度6.9m,土方量:72.8*38*6.9=19088m3;
第三层土方开挖,通过挖机进行第三层土方开挖,40.1m至31.52m标高,开挖高度8.58m,土方量:72.8*38*8.58=23735m3;
挂网喷混凝土施工,对清理干净的工作面先行喷射4cm厚的混凝土,再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网铺设在壁面上,并于格栅或灌注桩连接牢固,每层钢筋网之间应搭连牢固,最后进行复喷至设计厚度;
钢支撑施工,在土方之间架设钢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