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6273.8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鹤;秦夏强;许海岩;张奇;王洋;娄建军;罗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骨架 套管 施工 灌注桩 桩头 模具 混凝土 隔离 中心线重合 修复 安装方式 可操纵性 有效控制 插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半圆骨架圈和第二半圆骨架圈,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和第二半圆骨架圈相连围成圆形,其中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的两端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半圆骨架圈的两端设有第二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插销。本发明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易于施工;而且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具有可操纵性、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灌注桩桩基施工时,为保证灌注桩桩头处混凝土质量,一般都会超灌混凝土1.0-2.0m,由于原材料料源不同、粒径不同及砼强度要求不同等原因,将会配置不同的配合比以满足指定的搅拌站使用。由于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一般情况设计为C30,在凿桩时砼强度部分桩体有超过C50强度,桩头开始凿桩前需要经过基坑开挖、基坑支护等之后才具备凿桩条件,凿桩头施工十分困难且桩头截桩面完整性较难控制,将会造成截桩面损坏或不足,现有的方案一般采用简单支护木模板或砖块等方式,很难保证较好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截桩面易损坏从而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加快质量验收程序,并提高施工生产效率的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及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位于所述灌注桩的桩头上,包括第一半圆骨架圈和第二半圆骨架圈,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和第二半圆骨架圈相连围成圆形,其中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的两端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半圆骨架圈的两端设有第二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插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上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上设有第二把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均呈U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以及所述第二半圆骨架圈的内径均与所述灌注桩的外径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尺寸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和所述第二半圆骨架圈位于垫层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基坑具备开挖条件后开挖所述基坑,并对所述基坑进行支护;凿桩桩头完成后对垫层基层摊铺;在所述垫层上靠近所述桩头处安装上述的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浇筑灌注桩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所述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所述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隔离修复模具的方法为:将第一半圆骨架圈和第二半圆骨架圈坐落在桩头周围,根据所述灌注桩桩径大小选择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和所述第二半圆骨架的内径,并将所述第一半圆骨架圈和所述第二半圆骨架固定在所述桩头的截桩面上,且使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的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安装插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基坑进行支护时,根据所述基坑深度支护一级防护措施,挖掘至底部时安装二级支护措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凿桩桩头的方法为:标记截桩标高,按照所述截桩标高凿除多余的砼桩头,露出主筋,待上部桩头有移动时,吊装桩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