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3703.0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雷经洋;雷振亚;韩冰冰;徐光富;姚永汉;赵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雨田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景观 红花 紫薇 西瓜 立体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栽培方法,且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具有以下工序:(1)定植地径1.5~2.0cm、高150cm以上的红花紫薇,行距160~180cm,株距160~180cm;两行紫薇中间套种西瓜;(2)第1年冬,强修剪红花紫薇,每株均匀保留3个分枝,每枝留10~12cm;第2年冬,每个一级枝条均匀保留2个二级分枝,每枝留10~12cm,及时剪去其余萌蘖;第3~6年,保留该树形至出圃,期间,冬季剪去所有新生的红花紫薇枝条;(3)第6年底,红花紫薇即可出圃。该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景观效果好,同时可为西瓜遮阴8~22%,减少强光对西瓜的胁迫,增加种植区的生态景观效益。
本发明涉及生态景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景观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维生态网络,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多维耦合,是由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区域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组分在时、空、量、构和序范畴上相互作用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复合生态网络,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问的系统生态联系。
随着植物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景观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植物栽培上,但是现有的生态景观栽培技术在搭配不同的植物种植时,相互搭配的植物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时空优势,取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有限,故而提出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来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具备增加经济和生态景观效益的优点。现阶段经济及生态景观兼具的栽培方法的构建,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苗木及经济作物栽培上,但是现有的生态景观栽培技术在搭配不同的植物种植时,相互搭配的景观植物及技术方法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限。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增加经济价值和生态景观效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1)每亩“红花紫薇-西瓜”种植地施0.8~1.5吨熟腐厩肥做基肥,深翻23~26cm,起垄垄宽190~210cm,高25~30c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定。
(2)定植红花紫薇,定植时打好定植穴,将地径1.5~2.0cm、高150cm以上的红花紫薇进行定植,株距160~180cm,行距160~180cm。
(3)红花紫薇定植后的第1~6年,两行紫薇中间套种西瓜,每穴施厩肥1~1.5kg,行距210~240cm,株距40~50cm。
优选的,所述起垄宽度为190~210cm,每垄间开沟,沟宽25~30cm,深25~30cm。
优选的,所述红花紫薇的定干高度为1.5m,株行距均为160~180cm,可为西瓜遮阴8~22%。
优选的,所述红花紫薇可选的品种有:红火箭、红火球、天鹅绒和香花天鹅绒。
优选的,所述西瓜定植株行距210~240cm,株距40~50cm,每穴施厩肥1~1.5kg。
优选的,所述西瓜品种为当地适栽品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型红花紫薇-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雨田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雨田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