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及止血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1200.X | 申请日: | 201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1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刘宇飞;郑威;耿新宇;成正爱;翟家跃;蔡建国;张兴华;仝照远;吴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板 支撑杆 止血材料 止血结构 外敷 弹性势能 弹性元件 展开结构 止血装置 交错式 可折叠 自适应 渐开线基圆 驱动 几何线性 径向扩展 快速止血 渐开线 角度差 膜粘贴 释放 创面 剪式 排布 贴合 轴向 伤口 注射 | ||
1.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材料外敷膜(2)、交错式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止血材料外敷膜(2)粘贴固定在所述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的外端,
交错式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能够释放弹性势能沿轴向和径向扩展,驱动止血材料外敷膜(2)使其贴合创面,实现止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式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由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和支撑杆(5)组成;
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呈层状分布,每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由弹性板和支撑杆(5)组成;弹性板(4)一端固定在支撑杆(5)上,另一端固定在止血材料外敷膜(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上弹性板(4)有n片,各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上弹性板的片数和位置不同,并交错分布,弹性板(4)的另一端固定在止血材料外敷膜(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上弹性板(4)有n片,1≤n≤2,各层弹性板(4)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各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中相邻两层排布的距离最近的两个弹性板(4)角度为θ,当弹性板(4)为曲面时,θ定义为相邻两层弹性板到支撑杆垂面的投影曲线根部的切线形成的夹角,根部是指支撑杆(5)与弹性板(4)的接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各层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中相邻两层排布的距离最近的两个弹性板(4)角度为θ,当弹性板(4)为平面时,θ定义为相邻两层弹性板到支撑杆垂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4)的几何线型为渐开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由剪式铰单元(6)和弹性元件(7)、销轴(9)组成,
剪式铰单元(6)由两根杆件(8)组成;两根杆件(8)铰接;
销轴(9)与两根杆件(8)铰接处固接,销轴(9)的两端均能够连接弹性板(4)的一端;
销轴(9)所在平面两侧各设有一个弹性元件(7),弹性元件(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剪式铰单元(6)的两根杆件(8)的端部,相邻两个剪式铰单元(6)的两根杆件(8)的端部铰接。
9.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装置,包括:注射器(1)以及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位于注射器内,注射器(1)能够将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打入人体组织的伤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1)前端存在扩孔刀片(10),能够切割伤口以放入止血装置。
11.一种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装置的止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人体组织的伤口处,由注射器(1)将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可折叠交错式弹性板止血结构打入伤口内;
(2)进入伤口后,弹性板(4)和支撑杆(5)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展开,弹性板(4)沿径向展开,支撑杆(5)沿轴向展开;
(3)沿径向和轴向展开的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带动止血材料外敷膜(2)扩张为较大体积,并且产生对人体组织的挤压力;
(4)根据贯穿伤产生的空腔大小,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3)带动止血材料外敷膜(2)形成与空腔一致的形状,从而顶住出血点,止血材料外敷膜贴合创面,实现止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12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