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5935.1 | 申请日: | 201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洁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9/06;A61P29/00;A61P19/08;A61K35/646;A61K35/583;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渗透 疗法 中草药 外帖敷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疗保健领域。它由以下原料组成:归尾、麻黄、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漆、白芷、荆芥、防风、木瓜、艾叶、羌活、独活、全虫、乌梢蛇、穿山甲、川辣椒、制川乌、制草乌、杜仲、山栀子、元胡、良姜、白胡椒、祖师麻、鲜蒜、醋、纯净水。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选用几十种名贵中药精加工精致而成的,具有消炎,祛风活血,镇痛,疏筋,通络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经多年使用证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风湿骨病有效率在98%,治愈率达8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目前缺少对渗透疗法的膏药,而且有些膏药不够纯天然,效果不好,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疼痛的病症没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选用几十种名贵中药精加工精致而成的,具有消炎,祛风活血,镇痛,疏筋,通络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经多年使用证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风湿骨病有效率在98%,治愈率达88%;其特点显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炎镇痛;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疼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归尾2-5份、麻黄2-5份、透骨草2-5份、红花1.5-3份、干姜1.5-3份、桂枝3-5份、牛漆1-3份、白芷1-3份、荆芥2-3份、防风2-3份、木瓜1.5-3份、艾叶2-3份、羌活1-2份、独活1-3份、全虫1-3份、乌梢蛇1-3份、穿山甲1-3份、川辣椒1-3份、制川乌2.5-3.5份、制草乌2.5-3.5份、杜仲1.2-1.5份、山栀子1.3-1.8份、元胡3.5-5份、良姜1.3-1.8份、白胡椒1.8-2.5份、祖师麻1.8-2.5份、鲜蒜15-20份、醋50-80份、纯净水50-100份。
用于渗透疗法的中草药外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洁,未经王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5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隔振基座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碟片离心分离器的回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