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装置、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4728.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40 | 分类号: | H02J5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装置 电磁 传输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具有顶盖和底面的壳体,顶盖设有第一发射线圈,底面设有第二发射线圈,顶盖与底面之间形成容置腔;通过第一发射线圈和/或第二发射线圈为放置于容置腔内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提供了一种新的盒式无线充电器,待充电设备需要充电时,放置于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容置腔中,相当于在该无线充电装置的正面和背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可以灵活选用第一发射线圈和/或第二发射线圈,以实现对相应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可提高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效率,有利于无线充电器的市场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磁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生活中此类移动终端的充电器通常带有很长的导线,尤其是笔记本电脑还带有电源适配器,使用和收放都非常不便,因此,相对于传统频繁插接易导致损坏的线缆连接式的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器具有便于携带、可自由移动、无需布线连接等方面的显著优点。
目前,相关无线充电器由于无线充电技术的限制,本身充电效率不高,且通常只设有一个发射线圈用于为便携式设备进行充电,因此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效率更是无法得到提升,不利于无线充电器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关无线充电器充电效率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具有顶盖和底面的壳体,所述顶盖设有第一发射线圈,所述底面设有第二发射线圈,所述顶盖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容置腔;通过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和/或所述第二发射线圈为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通路,所述无线充电通路设有电源接入端口,用于接入外部电源,以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数据传输通路,用于实现第三方设备与所述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通路包括数据传输端口,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电源接入端口共用。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选通控制模块,所述选通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通路与所述数据传输通路之间,用于所述无线充电通路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选通,以及用于所述数据传输通路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选通。
可选的,所述选通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通路、所述数据传输通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效率检测器,所述选通控制模块包括选通开关,各所述选通开关与所述充电效率检测器连接,并根据所述充电效率检测器的控制信号进行选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电磁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容置腔中存在待充电设备时,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中确定第一目标发射线圈,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发射线圈辐射电能以为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中确定第一目标发射线圈包括:
监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数据需要传输,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发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