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4032.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3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母春阁;母春明;苗海颖;耿军伟;李聪;孙彦杰;李启贵;陈波;武瑶;张晓颖;白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T7/246;H04N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入 变电站 环境 目标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在变电站周围建立红外感应网络,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围绕所述变电站周围设定区域的边缘;构建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实时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进行追踪,生成红外视频图像;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及背景减除算法提取所述红外视频图像中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进行对比度增强;将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逐一比对,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由于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变电所的主接线和辅助设施也逐步趋于简化和典型化,为变电所小型化、智能化、少占用地、甚至建设地下变电所创造条件,并配合系统中的遥控、遥测等手段,以及所内自动化设施如设备状态监测、事故顺序记录、故障录波、重要参数制表打印等,使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
变电站对周边环境影响是300米以内有辐射,而且有很大噪音,为了避免有行人误入,需要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现有监控都是需要值班人直接看大屏幕来判断闯入的异物是什么,不能自动识别,在监控人员疏忽的情况下很容易错过观察,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所述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
在变电站周围建立红外感应网络,所述红外感应网络设置在围绕所述变电站周围设定区域的边缘;
构建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
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实时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进行追踪,生成红外视频图像;
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及背景减除算法提取所述红外视频图像中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进行对比度增强;
将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逐一比对,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分析;
当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大于等于设定阈值时,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为人;当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不为人。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网络为多个红外图像采集器构成的红外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红外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目标的红外辐射,通过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后,将所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红外视频图像。
优选的,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至少包括红外人体站立姿态模板、红外人体侧姿模板、红外人体向左走姿模板、红外人体向右走姿模板及红外人体向前走姿模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的方法包括背景减除法、侦差分法、光流法、扩展的EM算法以及基于数学形态的场景变化检测算法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实时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进行追踪,生成所述红外视频图像之后,所述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图像发型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底库优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