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装置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8601.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陈磊;高远;王继臣;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苗彩娟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装置 避雷器监测系统 雷电流检测系统 接地电阻检测 线路检测系统 储能系统 监测系统 雷击电流 数据采集系统 远程实时监控 参数特性 电力线路 电流通过 电性连接 外部电力 线路通断 检测 防雷 服务器 建筑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雷装置监测系统,包括雷电流检测系统、接地电阻检测系统、避雷器监测系统、储能系统、线路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服务器,所述储能系统分别与雷电流检测系统、接地电阻检测系统、避雷器监测系统和线路检测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对防雷装置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因此可以实时的掌握防雷装置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精确的判断电力线路中有无电流通过,进而达到判断线路通断的目的,能够对雷击电流的参数特性进行准确实时的检测,不需要外部电力供应就能够对雷击电流进行检测,为建筑物可靠防雷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雷装置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如果击中建筑物或者建筑物附近,会对人、建筑物本身、其内部设备以及服务设施造成损害,因此必须采用防雷装置,目前的防雷装置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网组成。
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部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接闪器的雷电流数据可以反映出当地的雷击情况,只检测雷电流的峰值,而忽略或默认雷电流的波形函数的方式过于简化,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反映出雷电流的能量大小的问题。进而造成设计人员设计出的防雷措施存在偏差,因此雷电流数据的检测对采取恰当的防雷措施很有帮助。
避雷器是雷防雷装置的关键器件,当避雷器遭受雷击浪涌电流或长期使用,必然出现老化、劣化及损坏等状态,其状态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其防护效果,目前的避雷器只能依靠人工到现场检查设备的失效显示,从而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更换维护,但是对于石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雷电浪涌及过电压保护设备具有分布广、站点多、位置偏的特点,要做到维护人员到达每台浪涌保护器的现场进行检查,难度很大而且成本很高。
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壤对接地装置具有腐蚀作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接地装置也会被逐步腐蚀,导致接地电阻不断升高,对设备和人身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接地电阻的测量主要靠人工定期或不定期手动测量,进行一次测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防雷与接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对直击雷的防护,还是对雷电过电压和雷电电涌的防护,总是要把雷电流传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各种防雷措施就不能发挥令人满意的保护作用,接地装置的性能将直接决定着防雷保护措施的实际效果。如何判断接地装置的好坏,就需要对接地装置通路中的电流进行检测,对装置内部的导通电流情况进行检测,即可判断防雷装置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雷装置监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雷装置监测系统,包括雷电流检测系统、接地电阻检测系统和避雷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装置监测系统还包括储能系统、线路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服务器,
所述雷电流检测系统包括接闪器和雷电流检测装置,所述接闪器与雷电流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雷电流检测装置用来采集接闪器的雷电流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接地电阻检测系统包括接地电阻和接地电阻检测仪,所述接地电阻检测仪用来检测接地电阻的电阻值,并将电阻值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避雷器监测系统用于检测避雷器内部防雷元件的工作状态,并将防雷元件的工作状态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储能系统用于储存雷电能量,所述储能系统分别与雷电流检测系统、接地电阻检测系统、避雷器监测系统和线路检测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线路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线路通断,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