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4912.0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运;余定军;龙尚;贺业兴;陈时波;白洋;吴为龙;谷继振;罗红;周鹏;蒋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待翻桩的钢护筒上沿其长度方向同直线分布若干主吊耳,钢护筒上还设有副吊耳,其与主吊耳呈轴向对称设置,且其靠近钢护筒两端中的其中一端;利用钢护筒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两对主吊耳将待翻桩的钢护筒水平吊起;S2,再利用副吊耳辅助将钢护筒吊至竖直位置,并用抱桩器合龙抱住刚护筒并锁定。本发明具有翻桩过程稳定,保护钢护筒不发生形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重型钢护筒的翻桩过程中,由于只在钢护筒的一端设计一对吊耳,钢护筒在翻桩时,其未设计吊耳的一端会发生较大的晃动,使得钢护筒的受力处承受较大变化,且不定向、无规律的受力,容易使得钢护筒发生形变,进而影响后期的成桩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桩过程稳定,保护钢护筒不发生形变的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重型护筒的翻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翻桩的钢护筒上沿其长度方向同直线分布若干主吊耳,钢护筒上还设有副吊耳,其与主吊耳呈轴向对称设置,且其靠近钢护筒两端中的其中一端;
利用钢护筒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两对主吊耳将待翻桩的钢护筒水平吊起;
S2,再利用副吊耳辅助将钢护筒吊至竖直位置,并用抱桩器合龙抱住刚护筒并锁定。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将打桩船移至驳船一侧,使得两船中心线互相垂直状态,将打桩船的桩架调整至向着驳船前倾的状态,并使得所述桩架的起吊装置对准所要吊钢护筒中心;
S12,将起吊装置的一对主吊索及一副吊索下放,一对主吊索的两对卸扣分别挂设两对主吊耳上,将副吊索的卸扣挂设在所述副吊耳上;
S13,一对主吊索及一副吊索同步提升,使钢护筒水平提升至满足移船高度;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打桩船移离驳船,并逐渐且同步提升靠近副吊索的主吊索及副吊索,使得所述钢护筒的一端逐渐起吊,使钢护筒成竖直状态;
S22,将桩架后倾,使钢护筒成竖直状态,抱桩器合龙抱住护筒并锁定;
S23,将打桩船移至桩位附近。
优选地,所述抱桩器包括:
一对限位臂,其相对设置,所述限位臂的中部设有内中空结构;
一对电机,其与所述限位臂一一对应,所述电机内置于对应的限位臂的内中空结构中,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同轴固定一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内中空结构的侧壁;
所述转轴中部均固定有一所述定滑轮,定滑轮的凹槽可收放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其另一自由端固定有一挂钩且穿出限位臂位于限位臂下方;
支撑板,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可沿所述桩架高度方向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桩架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对应一对所述挂钩设置有一对挂耳;
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凹槽,其由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内陷形成,并以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为圆心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拉断桩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液压打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