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控释放的肉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2900.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邵平;王培;冯洁茹;孙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4H1/728;D04H1/42;C08J5/18;C08L5/06;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释放 肉桂 精油 脂质体 抗菌 双层 制备 方法 | ||
一种可调控释放的肉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肉桂醛精油为原料制备肉桂醛热敏型精油脂质体;(2)以肉桂醛热敏型精油脂质体和酪蛋白为原料制备热敏蛋白复合型脂质体;(3)制备果胶流延膜;(4)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基础纺丝液;往基础纺丝液中加入热敏蛋白复合型脂质体得到静电纺丝液;以果胶流延膜为接收物,静电纺丝得到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膜。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精油的稳定性和膜的机械性能,并可在温度相对偏高的环境中预防腐败菌的产生并起到可持续释放的效果。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抗菌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的肉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活性膜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可食性抗菌包装是指以生物大分子为基材,通过向内部或表面添加抗菌剂,使包装膜起到抑制、延缓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繁殖作用的包装。常见的可食抗菌膜有蛋白膜、多糖膜、脂质膜和复合膜。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得到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材料,通过静电纺丝将抗菌物质载入纳米纤维是目前流行的抗菌包装制备方法,然而,静电纺丝因机械性能缺陷限制了在食品中的应用。多层膜的制备可以起到改善膜的机械性能及水汽透过性的作用。同时,在基膜中添加抗菌剂可有效地起到定向释放的效果。
对于抗菌剂的添加,常见的抗菌剂分为有机材料和天然材料,因有机材料存在迁移性等安全缺陷,天然的抗菌剂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其中最为常见的为精油类抗菌物质,此类物质具有安全性较高、抗菌效果好、用量少等优点。但因为精油的不稳定性和溶解性,直接加入到溶液制膜会使精油在油水界面分层,影响膜性质和精油效果。
目前的精油抗菌膜将精油通过乳液、脂质体、β-环糊精、静电纺丝等技术进行包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07858784A的发明公布了一种负载肉桂醛精油的抗菌活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精油的负载量更大,更适用于低温场景释放的抗菌包装。此类静电纺丝包装膜虽然具有抗菌作用,但机械性能较差,且不具备调控式释放。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06436276A的发明公布了一种增强静电纺丝薄膜力学性能的试剂及方法。该发明实现静电纺丝薄膜的弹性模量、断裂强度和韧性同时增强。该发明虽然改善了纺丝膜的机械性能,但在应用时起不到抗菌包装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双层具有缓释效果的抗菌包装,该发明提高了精油的稳定性,提高了静电纺丝膜的机械性能。与传统的单层静电纺丝抗菌包装相比,本发明改善了电纺膜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此外,可在环境温度相对偏高的温度中预防腐败菌的产生并起到可持续释放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膜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精油的稳定性和膜的机械性能,并可在温度相对偏高的环境中预防腐败菌的产生并起到可持续释放的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桂醛精油脂质体抗菌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肉桂醛热敏型精油脂质体
将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肉桂醛精油按4g:1-2g:2g:1-2mL溶于三氯甲烷中,并采用超声辅助溶解后倒入反应容器中,通过旋转蒸发将溶剂蒸干,在反应容器内壁得到带蜂窝状的薄膜;往反应容器中加入0.05-0.1mmol/L(优选0.1mmol/L)的PBS缓冲溶液,经水合旋蒸得到水合溶液;所得水合溶液再经超声、离心、滤膜过膜处理,得到肉桂醛热敏型精油脂质体;
(2)制备热敏蛋白复合型脂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