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滑动支座楼梯匹配的可伸缩栏杆扶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1950.0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宫照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伸缩装置 外套筒 梯段 斜杆 可伸缩栏杆 伸缩阻尼器 滑动支座 立杆 匹配 楼梯 等间距设置 建筑构件 经济效果 栏杆扶手 立柱底座 平台立杆 运输方便 运输过程 踏步 施工 断裂 地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滑动支座楼梯匹配的可伸缩栏杆扶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伸缩装置、梯段立杆与扶手斜杆,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平台立杆、扶手外套筒与伸缩阻尼器,所述伸缩装置与扶手斜杆通过扶手外套筒与伸缩阻尼器连接,扶手斜杆两端插入扶手外套筒内,所述梯段立杆通过立柱底座等间距设置在梯段踏步上。本发明结构简洁、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运输方便,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可有效避免地震时栏杆扶手断裂破坏,降低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滑动支座楼梯匹配的可伸缩栏杆扶手。
背景技术
扶手是位于栏杆或栏板上端及梯道侧壁处,供人攀扶的构件。其形式和选材既要满足人们攀扶的要求和舒适的手感,又要满足作为装饰构件的要求。常用硬木、塑料、钢筋混凝土、水磨石、大理石、金属型材制作。楼梯扶手是建造于楼梯上保证结构稳定和使用安全的扶手。楼梯扶手常常由竖直的栏杆支撑,它可以连接依附于楼梯一端处柱子的任何一边,或是与墙体连续的中间柱衔接。
室内楼梯扶手考虑到人们扶握时的舒适度,一般采用木制扶手,尺寸大小与人体尺度有关。塑料扶手的手感也很好,但耐久性较差,现在已不多用。金属扶手耐久性和耐磨性均很好,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在公共建筑中使用较多,缺点是冬天使用时手感较差,人们一般不愿意触摸它。
由于现有的楼梯栏杆都为整体式的,制作成本偏高,并且不宜更换,立柱与踏板的连接,一般 都是预先采用预埋件,由于栏杆通过水泥固定,故其装拆极为不便,如果更换,工作量很大, 不仅增加用户的负担,而且也影响了整套房屋的装修效果。楼梯栏杆因设计或施工不当,会让人感到使用不便,严重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现在,新建住宅楼一般为多层建筑,楼梯扶手的正确安装对入住人员的安全非常重要。扶手栏杆是个很重要的构件,不仅对建筑物起装饰作用,而且处于上下交通疏散的必经之路,还是安全的保障。但在已竣工的住宅楼中,普遍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
我国西南部及中西部地区处于欧亚地震带,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部位。在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挤压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震国家之一,抗震设防面积也已达到国土总面积的80%。我国几乎所有的直辖市、自治区和省都发生过6 级以上的地震活动,这些地震的主要特点是频度高、分布广、震源浅、强度大和灾害重。近年来,我国典型的地震灾害主要有四川汶川的里氏 8.0 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8451 亿,受灾人数超过 87000 人,是 60 年来我国遭遇震害最严重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波及多个州县、里氏 7.1 级分次地震,由于高原反应、地形复杂、环境和气候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救援工作困难巨大,这次地震共造成约 2700 人遇难;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于2014
年 8 月 3 日发生里氏 6.5 级地震,造成上万间房屋倒塌,约 620 人死亡,雨季的大量降水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引发了滑坡、崩塌等严重次生灾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我国最早的高层建筑结构,在民用建筑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早期的高层建筑结构限制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其抗震性能,以往被认为合理的设计在地震中却让人们大失所望,尤其是早期的楼梯间设计。大量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物中的楼梯间在地震中大量出现严重受损甚至倒塌的情况。在地震发生时,不当的楼梯间设置及抗震措施危害严重,其抗震主要疏散通道和安全岛的作用难以发挥,延缓甚至阻塞了被困人员的疏散及救援工作,进一步加剧了地震灾害。这种现象在历次的地震中屡次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汶川地震,在此之前,人们往往是对框架结构主体的破坏密切关注,而忽略了楼梯间在地震中的损坏。调查中发现,在已有的结构体系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板式楼梯间破坏最严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疏水结构的铝合金户外楼梯
- 下一篇:一种墙体抗震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