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机运行时需求的动态平台特征调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0688.0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M·帕特尔;R·克恩;D·施瓦拉鸠;E·阿提亚;C·高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高见;张欣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机 特征设置 关联逻辑 逻辑核 关联 虚拟 调谐系统 动态调谐 动态平台 控制字段 平台特征 应用运行 云服务器 位掩码 配置 存储 应用 | ||
系统、装置和方法可提供基于虚拟机运行时需求来动态调谐平台特征的技术。在一个示例中,云服务器平台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可各自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核相关联。第一虚拟机可具有第一配置,用于在相关联逻辑核上高效地支持第一特征设置布置。第二虚拟机可具有不同的第二配置,用于在不同的相关联逻辑核上高效地支持不同的第二特征设置布置。可基于应用运行时需求来确定为与虚拟机相关联的应用所特有的特征设置。此类所确定特征设置可被存储为虚拟机控制的控制字段中的位掩码,并且在与给定虚拟机相关联的逻辑核上实施。
技术领域
诸实施例一般涉及云服务器管理。更具体地,诸实施例涉及基于虚拟机运行时需求来动态调谐平台特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本地(native)服务器中,管理员可通过修改(例如,通过启用、禁用或改变)整个平台的平台特征(例如,预取器、C状态、P状态等)来优化工作负荷性能。例如,在一些实例中,为整个平台开启预取器可将高性能计算(HPC)应用程序的性能提升数个数量级。在公共云服务器上,可跨整个平台(例如,对在此平台上运行的每个和每一个虚拟机)来应用对平台特征的此类修改(例如,通过启用、禁用或改变平台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并通过参考以下附图,各实施例的各种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云服务器平台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在云服务器平台中进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示例的屏幕截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实验结果的示例的图表;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逻辑架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处理器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计算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已讨论的,在常规办法下,在公共云服务器上启用、禁用和/或改变平台特征可应用于在此平台上运行的每个和每一个虚拟机。例如,工作负荷可跨整个云服务器平台使用相同平台特征(例如,预取器、C状态、P状态等)。因此,可能不存在针对每个个体虚拟机来调整这些特征的高效方法。另一附加困难可能是虚拟机典型地在多个核上被调度,并且还被虚拟机监视器(VMM/协调器(Orchestrator))有规律地重新调度。
因此,在公共云服务器平台上运行的个体虚拟机可受益于在运行时使用独特的特征/控制设置。解决此需要的一个选项可以是在每个上下文切换处写入每线程平台特征模型特定寄存器(MSR),以调整与运行于个体核上的工作负荷的运行时需求相匹配的设置。然而,由于在每个上下文切换处读取/写入这些MSR所涉及的时间,此类办法从性能角度来看可能是不切实际的。运行重负载的现代“2P”服务器(例如,一个主板中的两个CPU插槽)每秒可具有超过一百万个上下文切换。实际上,上下文切换可能已招致可测量的性能惩罚。因此,向上下文切换添加更多开销可能不是适当的解决方案。
如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增强的办法可针对在同一平台上操作的不同虚拟机来不同地调整平台特征,因为在虚拟机中运行的每个工作负荷可在运行时要求不同的平台特征。例如,此类平台设置需求典型地可以是工作负荷特定的。例如,软件定义的联网(SDN)负载平衡器/多路复用器应用(例如,其可以是等待时间敏感的)可要求禁用C状态,而其他应用可能不一定需要这样做。更一般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优化指南常常涉及针对不同种类的工作负荷的不同设置。
现在转向图1,示出了用于管理虚拟机的虚拟机动态调谐器系统100。系统100可基于虚拟机运行时需求来动态地调谐平台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0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