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焕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9562.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优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73;A61K8/49;A61K8/44;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白茶 茶叶提取物 茶氨酸 制备 可溶性多糖 保湿剂 茶多酚 咖啡碱 黄酮 白茶提取物 糖类化合物 低温萃取 方法提取 皮肤肌理 皮肤细胞 人体皮肤 透明质酸 细胞破壁 黑色素 质量份 红茶 美白 绿茶 添加剂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焕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10份白茶叶提取物,2.11‑21份保湿剂,0.8‑1份添加剂,1‑5份茶氨酸,1‑5份茶多酚;制备方法通过细胞破壁分离与低温萃取的方法提取出白茶叶提取物,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本发明采用白茶作为提取原料,白茶相比绿茶、红茶,氨基酸、茶氨酸、黄酮、咖啡碱、可溶性多糖含量高,特别是氨基酸含量高;白茶叶提取物与保湿剂的配合,氨基酸、透明质酸、可溶性多糖提供人体皮肤足够的营养,黄酮和咖啡碱调节皮肤肌理;茶氨酸、茶多酚、白茶提取物能阻止皮肤细胞内的氨基酸和糖类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化学品领域,特别是一种焕肤精华。
背景技术
焕肤精华的作用就在于再次清洁以恢复肌肤表面的酸碱值,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洗完脸之后,使用焕肤精华,可以迅速补充水分。
白茶产于北纬30.68度、东经119.68度安吉溪龙,溪龙位于安吉县东北部,尤其高山珍源区,气候寒冷,虫害少的特点。由茶人手工精选,剔除老叶、冻叶,清明前采摘,量少珍稀,从源头上保证茶叶的地道。公司采购安吉溪龙小产区具有原产地域标志的“白叶一号”为原料。
有研究表明白茶相比绿茶、红茶,氨基酸、茶氨酸、黄酮、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高,特别是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这些成分都具有美容效果,我司研究利用白茶制备出焕肤精华具有实际市场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焕肤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细胞破壁分离与低温萃取的方法提取出白茶叶提取物,白茶叶提取物与保湿剂的配合,提供人体皮肤足够的营养,降低皮肤自由基,达到抗氧化的作用,调节皮肤肌理,对人体皮肤的保湿,美白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白茶焕肤精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10份白茶叶提取物,2.11-21份保湿剂,0.8-1份添加剂,1-5份茶氨酸,1-5份茶多酚。
前述的一种白茶焕肤精华,保湿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10份丁二醇,1-10份生物糖胶-4,0.01~0.5份透明质酸钠,0.1-0.5份水解透明质酸钠。
前述的一种白茶焕肤精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5份白茶叶提取物,5份丁二醇,3份生物糖胶-4,0.5份透明质酸钠,0.5份水解透明质酸钠,0.8份添加剂,2份茶氨酸,2份茶多酚。
前述的一种白茶焕肤精华,添加剂由辛酰羟肟酸、1,2-己二醇、1,3-丙二醇混合而成。
前述的一种白茶焕肤精华,白茶叶提取物的原料采用安吉白茶。
一种白茶焕肤精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细胞破壁分离与低温萃取的方法从安吉白茶中提取出白茶叶提取物;
步骤二,将质量份数为:1-100水,0.01-0.5透明质酸钠,0.1-0.5水解透明质酸钠加入容器中,搅拌15分钟,转速3000rpm,直至完全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步骤三,将质量份数为:1-10份生物糖胶-4,1-10份丁二醇,1-5份茶氨酸,1-5份茶多酚,加入步骤二的混合液中,搅拌10分钟,转速3000rpm,直至完全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步骤四,将质量份数为:1-10份白茶叶提取物,0.8-1份添加剂,加入步骤三的混合液中,搅拌15分钟,转速3000rpm,直至完全溶解均匀;所述添加剂由辛酰羟肟酸、1,2-己二醇、1,3-丙二醇混合而成。
前述的一种白茶焕肤精华的制备方法,细胞破壁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优,未经李宗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9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