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萃取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3225.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萌萌;周敏;周婷婷;王川丕;李樱红;章虎;谷建潮;陈卢涛;胡松;黎斌;刘小羽;俞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萃取 亚硝胺类 化合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萃取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装置,具体涉及实验室器械领域,包括样本液容纳瓶、溶剂容纳瓶、用于冷凝馏分的冷凝装置、用于供馏分静置分液的分液装置、与溶剂容纳瓶相接通的第一通气管、与样本液容纳瓶相接通的第二通气管以及用于加速第一通气管或第二通气管管内气体流动的促流装置。本发明具有可加速管路内馏分或气态溶剂的流动,从而提高萃取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萃取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亚硝胺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一种,其一般结构为R2(R1)N-N=O,根据其分子量不同,蒸汽压大小也不同,可被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且由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称为挥发性亚硝胺,反之为非挥发性亚硝胺。近年来,人们在饮用水、污染处理消毒后的水体以及腌制蔬菜、肉制品等食品中均有发现。一次性摄入过量的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可引起急性毒性,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亚硝胺定义为有强致癌性的食物污染物。
目前,对肉制品中的10种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测定时,可以将水蒸气蒸馏萃取法与液液萃取法合二为一,减少实验步骤,节省萃取溶剂。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如:由于管路内的温度低于热源温度,如果馏分在管路上流速较为缓慢,会使得馏分在管路上滞留的时间增长,进而使得馏分在流通时容易因液化而回流至盛装样本液的容器中,不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萃取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可加速管路内馏分或气态溶剂的流动,从而提高萃取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萃取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装置,包括样本液容纳瓶、溶剂容纳瓶、用于冷凝馏分的冷凝装置、用于供馏分静置分液的分液装置、与溶剂容纳瓶相接通的第一通气管、与样本液容纳瓶相接通的第二通气管以及用于加速第一通气管或第二通气管管内气体流动的促流装置;所述促流装置包括第一促流机构以及第二促流机构;所述第一促流机构包括与第一通气管相接通的第一促流管、设置在第一促流管内管壁上的第一固定凸环、第一弹性件、于第一促流管内管腔滑动设置的第一挡片以及产生负压以促进第一促流管内气体流动的第一施压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凸环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挡片相固定,所述第一促流管内管壁固定设有第一堵块,相应地,所述第一挡片设有与第一堵块相适配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促流机构包括与第一通气管和第一促流管均接通的第二促流管、设置在第二促流管内管壁上的第二固定凸环、第二弹性件、于第二促流管内管腔滑动设置的第二挡片以及产生负压以促进第二促流管内气体流动的第二施压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凸环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挡片相固定,所述第二促流管内管壁固定设有第二堵块,相应地,所述第二挡片设有与第二堵块相适配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挡片位于第一固定凸环的右侧,所述第二挡片位于第二固定凸环的右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施压件包括与第一促流管相接通的第一滑腔管、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腔管内的第一活塞杆以及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一活塞杆的边缘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施压件包括与第二促流管相接通的第二滑腔管、滑动设置于第二滑腔管内的第二活塞杆以及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与第二活塞杆的边缘相转动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同时转动的驱动装置、转动轴以及固定块,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通过转动轴同步连接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相固定,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促流管及第二促流管的外管壁相固定;第一转动轮与第一活塞杆的连接点是第一连接点,第二转动轮和第二活塞杆的连接点是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差。
作为优选,所述促流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通气管背向样本液容纳瓶的一端与促流装置相接通;促流装置中蒸汽流出的一端是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与萃取圆瓶相接通,所述萃取圆瓶的内部设有加速馏分与溶剂混合均匀的扇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提取式内套型提取罐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生产的生物化工液体离心式萃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