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指数现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2711.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付梦印;康嘉鹏;刘彤;王美玲;王凯;陈钊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40 | 分类号: | G01V3/4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11120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德忠;李爱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磁场 预处理 变化曲线 统计学 频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K指数现报方法,只需要对求K指数日前N日的地磁场H分量进行处理就可以获得求K指数日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不用在频谱和统计学上对地磁场H分量进行预处理,大大简化了数据的处理过程;本发明提供的现报方法相比Takahashi法精度较高,与FMI‑H法相比能够实现对K指数的现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科学的空间物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指数现报方法。
背景技术
K指数称为“三小时磁情指数”,它由Bartels等在1939年正式提出,用来描述太阳风粒子和磁层相互耦合所引起的地面磁场的非规则扰动的强度。K指数的现报是指,求当前时刻的K指数,用到的地磁场H分量,是小于等于当前时刻的地磁场H分量。把一天按世界时间划分成8个连续的3小时时间段,对每个3小时时间段,由3小时扰幅和扰幅——K对应关系确定K指数,从0到9共分10级。其中3小时扰幅由3小时时间段内地磁3分量(一般用两个水平分量)中扰幅(由观测数据减去非K变化后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其中非K变化与K变化相对,K变化被定义为一个3小时时间段内由太阳风与磁层耦合而引起的地磁场的非规则扰动)最大的一个来确定。K指数应用较为广泛,在地球空间研究、地震预报研究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官方K指数的发布会延迟,这使它无法满足空间环境业务服务的实时性要求。当前求取K指数精度最高的方法是基于芬兰气象研究所研制的FMI方法的FMI-H方法。相比FMI法,FMI-H法只需要使用水平分量H,计算简单但精度较高。但是FMI-H法无法应用于K指数的现报,因为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目标时间段前、后各一段时间的地磁场实测值,因此无法用于K指数的现报。由于FMI方法的这一缺陷,当前K指数现报最常用的方法是Takahashi法。Takahashi经过分析评估,采取了一种时序叠加的SR(规则日变化,即非K变化)计算方法:利用当日之前10天的地磁场H分量,对全天0,1,…,23共24个小时,求之前10天内各小时的中值,再对得到的全天24个点进行傅里叶变换,滤去5次以上谐波,插值回分钟精度就得到当日SR。确定当日SR后就可以确定出扰幅,进而确定出K指数。但是,Takahashi法精度与FMI-H法有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K指数现报方法,能够实现K指数实现现报,且精度较高。
一种K指数现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求K指数日的前N日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具体为:
将所述前N日中每一日平均划分为8个时段;
分别获取每一日各时段的地磁场H分量的每3小时平均值,其中,所述每3小时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为:
将每3小时以及每3小时的前后一段时间的地磁场H分量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对应的每3小时平均值;
分别对各日的8个时段对应的每3小时平均值进行谐波拟合,获取各日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
S2:将步骤S1获取的N条规则日变化曲线SR的平均值,作为求K指数日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
S3:将求K指数日的地磁场H分量观测曲线与规则日变化曲线SR*的差值曲线,作为求K指数日的K变化曲线;
S4:根据所述K变化曲线,获取求K指数日的K指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求K指数日的前N日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前,确定求取规则日变化曲线SR所需的天数N,具体为:
按照步骤S1的方法,分别获取不同天数对应的规则日变化曲线S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2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