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避雷针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2253.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灵杰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针 绳索 内部设置 升降空间 绞绳 传动空间 固定底板 转动空间 上端壁 安全使用 保证装置 对称设置 固定设置 连通设置 驱动空间 上端固定 升降装置 锁定装置 增加装置 上端面 升降板 下端壁 上端 避雷 端壁 下端 左端 缠绕 优化 进度 混乱 保证 | ||
1.一种优化避雷针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升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升降空间,所述第一升降空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升降块的上端穿出第一升降空间的上端壁,所述第二升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升降空间,所述第二升降空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三升降块,所述第三升降块的的上端穿出第二升降空间的上端壁,所述第三升降块内部设置有第三升降空间,所述第三升降空间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升降板,所述第三升降板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穿过第三升降空间的上端壁且固定连接有一避雷针,所述第一升降空间的左右端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第一走线孔,所述固定底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绞绳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孔的下端均向中心位置处延伸并连通第一绞绳空间,所述第一绞绳空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绳盘,所述第二升降空间的左右端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二走线孔连通第一升降空间与第二升降空间,所述第三升降空间的左右端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第三走线孔,所述第三走线孔连通第第二升降空间与第三升降空间,所述第一升降板与第二升降板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一定滑轮,所述第三升降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升降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走线孔、定滑轮、第二走线孔、定滑轮及第一走线孔且固定缠绕在第一绞绳盘上,所述第一升降空间、第二升降空间与第三升降空间左右端壁的上端均对称设置有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绞绳空间的下端壁内部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第一绞绳空间的上端壁内部设置有一转动空间,所述驱动空间内部固定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动力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贯穿第一绞绳空间且向上延伸至转动空间,所述第一绞绳盘固定套装在驱动轴的轴体上,所述转动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一转动盘,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盘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转动空间上端壁的右侧连通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左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二绞绳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一向左延伸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端与传动空间的右端壁转动式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轴体右端固定套装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的传动轴轴体上花键套接有一摩擦盘,所述连接板与摩擦盘之间通过一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摩擦盘的下端与转动盘的上端面摩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左端穿过传动空间的左端壁且与第二绞绳空间的左端壁转动式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位于第二绞绳空间内的轴体上固定套装有第二绞绳盘,所述第二绞绳盘上固定缠绕有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上端依次穿过第二绞绳空间的上端壁、第一升降板及第二升降板且固定连接在第三升降板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驱动电机工作,通过驱动轴带动第一绞绳盘旋转,从而收紧第一绳索,通过定滑轮的作用,带动第二升降块、第三升降块及升降杆逐级上升,从而使避雷针上升到一定高度,增加装置的避雷效果,在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及第三升降板上升的过程中,固定电磁铁与活动电磁铁通电产生吸力,从而带动伸缩板与锁定杆进入伸缩空间,当避雷针上升到最高端时,断开电源,伸缩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锁定杆离开伸缩空间,从而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此时,驱动电机能够停止工作,节约电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使用,驱动轴带动转动盘旋转,而通过摩擦盘与转动盘的摩擦带动传动轴旋转,使得避雷针上升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绞绳盘放出第二绳索,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驱动电机反向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绞绳盘收取第二绳索,带动第三升降板下降,实现装置的收缩,避免自然下降过程中摩擦力过大而卡死的情况发生,保证装置的安全,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摩擦盘之间的弹性连接有效的保证了第一绳索与第二绳索的收取和放出的进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绳索混乱缠绕,保证装置的正常、安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避雷针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升降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走线孔、定滑轮、第二走线孔、定滑轮及第一走线孔且固定缠绕在第一绞绳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灵杰,未经张灵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22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