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889.9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平;张培德;林振华;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00 | 分类号: | F24F6/00;F24F11/89;F24F13/28;F16K1/00;F16K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刘馨月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和底座,底座上形成有水槽,水箱设置在底座上并能够与水槽连通,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结构,出水阀结构内部形成有流道,水槽内设置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能够控制出水阀结构的流道开启,以及,控制结构还能够将流道封闭,加湿器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控制结构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能够检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使控制结构对出水阀结构的流道进行封堵,使出水阀结构与控制结构配合形成多重密封结构,提高了出水阀结构密封的可靠性。水位检测装置的设置,还使加湿器能够避免水位过低时发生干烧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加湿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等设置有水箱的电器都会在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出水阀结构以控制出水,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加湿器的水箱出水阀门结构多为单密封结构,这种出水阀门的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成本比较低,因此大多厂家会选用这种出水阀结构。
但是,单密封结构的可靠性不高,一旦密封失效容易造成漏水,而在电器设备上发生漏水后可能会引发漏电等事故,威胁用户的使用安全。并且,水中的杂质进入到出水阀结构内也会对其密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出水阀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加湿器整机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另外,水槽内的水位过低会使加湿器发生干烧的现象,容易对加湿器内部器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箱出水口处具有多重密封,并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加湿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水槽,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够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结构,所述出水阀结构内部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能够使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水槽内设置有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能够控制所述出水阀结构的流道开启,以及,所述控制结构还能够将所述流道封闭,
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控制结构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能够随着所述控制结构运动,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检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并且随着所述水槽内水位的降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距离增大。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所述加湿器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出水阀结构包括壳体和阀芯组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流道,所述阀芯组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流道的第一端,
所述控制结构构造为杠杆结构,所述杠杆结构包括位于支点一侧的第一侧结构和位于支点另外一侧的第二侧结构,所述第一侧结构与所述阀芯组件对应设置,能够驱动所述阀芯组件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侧结构与所述流道的出口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侧结构能够封堵所述流道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流道包括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的第一端构成所述流道的第一端,所述进水流道构造为第一端开口,第二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阀芯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将所述进水流道的第一端封堵,所述第一侧结构能够提供推力使所述阀芯组件向上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以开启所述进水流道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进水流道的第二端通过可发生形变的封堵部进行封堵,所述第一侧结构能够通过所述封堵结构向所述阀芯组件提供推力。
优选地,所述流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出水结构,所述出水结构上形成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上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密封部能够与所述第二侧结构的一部分抵接,从而将所述出水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对流入到所述出水阀结构内的水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