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鞣花酸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5901.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隋广超;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704;A61K33/2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鞣花酸 盐酸阿霉素 联合顺铂 新用途 制备治疗肝癌 抗肝癌活性 抗肿瘤效果 单独使用 化疗药物 水平评价 细胞水平 联合 活体 肝癌 应用 癌症 验证 | ||
鞣花酸的新用途,它涉及鞣花酸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化疗药物具有相当强的毒性与副作用的问题。本发明的鞣花酸单独使用,或者联合盐酸阿霉素,或者联合顺铂用于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本发明首次在细胞水平验证了鞣花酸联合盐酸阿霉素和鞣花酸联合顺铂的抗肝癌活性,并在活体水平评价了鞣花酸联合盐酸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本发明应用于癌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鞣花酸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肝癌(HCC)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且通常是慢性肝病的晚期并发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移植,局部放疗消融和全身化疗等方法治疗肝癌。其中,手术切除与肝移植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绝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间较晚,仅有15%的患者的身体状况符合以上的治疗要求。因此,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系统性化疗通常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不幸的是,多数化疗药物具有相当强的毒性与副作用。
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生素,常作为一种临床化疗药物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阿霉素的抗癌机制是由于其可以抑制拓扑异构酶并可以嵌入DNA双链中,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停滞最终死亡。然而,由于阿霉素能产生较强的心脏毒性,其临床应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顺铂是另一种临床化疗药物,其主要应用在血液与实体肿瘤的治疗中。顺铂的抗肿瘤机制是通过与嘌呤碱基的交联来破坏DNA修复过程,从而导致DNA损伤进而诱导细胞凋亡。与其它化疗药物相似的是,顺铂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多种毒性,其中包括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与耳毒性等。因此,开发新的药物以增强传统化疗药物的抗癌活性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鞣花酸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些年,鞣花酸因其多种有效的药理学活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癌症治疗中,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前景较好的治疗策略。天然化合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又可以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目前,鞣花酸能否促进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对于晚期肝癌患者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具有相当强的毒性与副作用,尤其是高浓度下盐酸阿霉素与顺铂引发的机体毒性的问题,同时提供鞣花酸与现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治疗癌症,尤其是肝癌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鞣花酸及其联合盐酸阿霉素和顺铂的化疗药物。
本发明的鞣花酸的新用途,它联合盐酸阿霉素用于制备诱导肝癌HCC细胞凋亡的药物。
本发明的鞣花酸的新用途,它联合顺铂用于制备诱导肝癌HCC细胞凋亡的药物。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在细胞水平验证了鞣花酸联合盐酸阿霉素和鞣花酸联合顺铂的抗肝癌活性,并在活体水平评价了鞣花酸联合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鞣花酸可以显著加强盐酸阿霉素和顺铂的抗肝癌活性。同时,这种联合给药方式也可以减弱由高浓度下盐酸阿霉素与顺铂引发的肝毒性,或在活体实验中避免了高剂量盐酸阿霉素给药引发的心脏毒性。因此,在以化疗为基础的临床应用中,鞣花酸可以作为一种化疗增敏剂用于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鞣花酸与盐酸阿霉素,鞣花酸与顺铂联合应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治疗方案,此方案能有效地避免由高剂量盐酸阿霉素和顺铂给药所导致的毒副作用,为扩大盐酸阿霉素和顺铂在肝癌的化疗应用上提供了研究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鞣花酸、盐酸阿霉素和顺铂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鞣花酸抑制SMMC-7721、HepG2和HL-7702细胞增殖图;其中,A为鞣花酸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B为鞣花酸抑制HepG2细胞增殖,C为鞣花酸抑制HL-7702 细胞增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5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