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及电池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4039.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卜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4/1397;H01M4/1393;H01M4/72;H01M2/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芯 触壳 电池制备 负极单元 正极单元 锂离子 预压 隔膜 制备 预制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电池领域 多层隔膜 依次叠放 绝缘胶 短路 闭孔 卷绕 加热 | ||
1.一种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每个正极单元包括正极本体和设置在正极本体上的正极极耳,每个负极单元包括负极本体和设置在负极本体上的负极极耳;
B)制备极芯,取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一个正极单元和一个负极单元,由下往上按照隔膜、负极单元、隔膜、正极单元的顺序依次叠放后并卷绕若干圈制成预制极芯,然后将所述预制极芯预压加热制得极芯,预压温度为130~150℃、预压时间为0.5~1.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卷绕圈数为35~45圈,预压压力为9~11t,预压完成后,所述极芯的厚度为24~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预压温度为14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制备正极单元具体过程如下:
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铝箔表面经烘烤后通过辊压机压成正极极片,然后将所述正极极片切割制得正极本体,并在所述正极本体上设置正极极耳制得正极单元;
所述步骤A)中制备负极单元具体过程如下:
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表面经烘烤后通过辊压机压成负极极片,然后将所述负极极片切割制得负极本体,并在所述负极本体上设置负极极耳制得负极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按重量份数比包括100份的磷酸铁锂、40~60份的碳纳米管、1~2份的聚偏氟乙烯和40~45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按;所述负极浆料按重量份数比包括100份的石墨、1~3份的导电炭黑、4~5份的丁苯橡胶、1~2份的羧甲基纤维素和140~150份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的厚度为10~15um,所述正极极片的厚度为160~180um,所述铜箔的厚度为6~10um,所述负极极片的厚度为100~120u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内部防触壳锂离子极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本体的宽度为200~220mm,所述正极极耳的宽度为28~30mm,所述负极本体的宽度为202~222mm,所述负极极耳的宽度为26~28mm。
8.一种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将若干个极芯层叠组合后套入电池外壳中,所有所述极芯中的正极极耳均位于同一方向,所有所述极芯中的负极极耳均位于同一方向,其中,所述极芯为权利要求1中制备方法制备的极芯;
D)每一个所述正极极耳均与电池外壳的顶盖内的正极引出片焊接,每一个所述负极极耳均与电池外壳的顶盖内的负极引出片焊接,所述正极引出片与所述顶盖外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片与所述顶盖外的负极连接;
E)将所述顶盖焊接密封,然后注液、化成及封装,完成电池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顶盖焊接密封后,在所述电池外壳内部注入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后,在55~65℃的温度下存放2~3天,最后通过正极引出片和负极引出片进行初始充电,充电电流为0.03~0.07c,充电时间1~2h,其中,注入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质量为990~1010g。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电池封装完成后,将电池在温度50~60℃、100%荷电态的环境下存放3~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0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片隔膜复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张力缓存机构